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圓夢·小康特刊丨練攤謀生闖市場 拼出最早萬元戶!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從無到盛 書寫勤勞致富奮斗史

2022-01-07 14:49 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65969) 掃描到手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個體工商戶”誕生。 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攤位密布、人流涌動、生意紅火。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憑借鮮明特色聞名遐邇,1988年獲評“全國文明市場”。 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署名除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經濟迎來快速騰飛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發展,沿海開放區迅速崛起……處處皆是機會、人人充滿信心,一批有頭腦、善經營、能吃苦的商人捕捉到那個年代的“風口”,從溫飽、到小康,再到“先富起來”,書寫出一部部勤勞致富的奮斗史。穿越時光,半島全媒體記者對話青島最早一批的個體戶、“萬元戶”,重溫他們的拼搏小康路。

個體戶有了“搖籃”

迅速擴張全國知名

“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我的命運!”今年58歲的姜濤,是從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走出來的較早一批“萬元戶”,對他們這代人而言,即墨路小商品市場不僅是“小商品王國”,還是為追逐美好生活而奮斗的起點,是青島第一批個體戶的“搖籃”。

時鐘撥回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197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提出“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個體工商戶”就此誕生。

據《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81年~1990年)》中記載,1979年10月12日,青島市工商局制定《關于個體工商戶批準和管理試行辦法的報告》,1980年9月8日,又制定《關于發展合作社和個體工商業戶的試行辦法》,全市個體戶新增2872戶。1980年10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正式成立,青島首批個體工商戶來這里練攤謀生,當時攤位有50余個。

“市場建立初期,人們對個體戶有偏見,身份合法了,名聲不算好。”姜濤說,彼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國營二集體,不三不四干個體”的說法,與進廠當工人的“鐵飯碗”相比,個體戶多是返城知青、待業青年,一度被視為“無業游民”。

從無到有,注定曲折而艱辛,卻如浪潮一般勢不可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經營規模日益擴大,范圍擴到周邊的李村路、濰縣路、易州路、博山路等處,攤位迅速增加到1300多個,商品種類達到11000多種,逐漸成為本土乃至全國知名的小商品市場。

在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歷史文化陳列室里,以泥塑方式,生動地復原了上世紀80年代初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熱鬧街景——市場是露天的,入口處掛著“擴大商品流通,發展第三產業”的牌匾,市場內攤位密布,服裝鞋帽、舊貨家庭、風味小吃、日用百貨,可謂商品豐富、人流涌動、生意紅火。1982年,當時的市北區政府為即墨路市場搭建大棚,市場商戶不再擔心陰雨天無法營業了,市場交易更加繁榮活躍,大棚內商戶林立,購物人群摩肩接踵。

“到1985年的時候,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就名揚四海了,凡中外游客來青島必到即墨路,跟現在流行的‘打卡’別無二致。”憶起當年,姜濤的眼里閃爍著熠熠光華。史料佐證,當時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憑借鮮明的特色聞名遐邇,已接待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多位國家領導人來實地視察,并贊譽為“小商品王國”、“青島市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許多外地商戶也慕名而來,市場迅速壯大。

“生意做出了國門”

開上汽車住上大房

1989年,姜濤結束在外闖蕩的生涯,回到青島家中,投身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做起了箱包、皮鞋生意,頭一年就賺了3萬元。

“現在生活好了收入高了,1萬元不值一提,你知道在30年前是什么概念嗎?”姜濤告訴記者,那時候大米1角5分錢/斤,豬肉1元錢/斤,拿5角錢就能買好多小零嘴兒,普通工人家庭一個月工資才幾十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實現了,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人。”

踏準了時代的步伐,姜濤感覺日子有奔頭了。他開始研究客群,差異化競爭。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靠著港口碼頭,常有外國人來購物,“有貨船、游輪靠岸了,外國的船員就來市場上買東西,有時候還‘以物換物’,他們用大衣、罐頭、首飾換我攤上的皮鞋、箱包。”能說會道的姜濤為了能跟外國人交流,特地找人學了簡單的英語,招攬了不少“洋客人”,臨攤的兄弟們直打趣,說他“生意做出了國門”。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即墨路小商品市場迎來“黃金時代”,成為北方規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時尚的風向標、潮流的聚集地。以市場主導商品服裝為例,電視上哪個明星穿了新樣式,用不了幾天,各個攤就掛上了“明星同款”。

“去南方進貨,廣東、福建一帶,搶訂新款,在廠邊找個小旅館,一住一個月。”姜濤說,他負責南下搶貨進貨,妻子負責在家看攤、接貨、賣貨。交通、通信不發達的年代,進貨之路異常辛苦。“南方的夏天熱得受不了,中暑是常事,不舍得吃喝,餓了就吃面條。”雖是“萬元戶”,可姜濤手頭并沒有活錢,“全投生意上了,當時不覺得苦,現在回頭想想,確實不容易,掙的都是辛苦錢啊。”

姜濤感慨,“機會是留給勤勞敢干的人。”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個體戶們,趕上了改革開放后市場流通領域的第一波市場化,他們勤奮練攤、賣力倒貨,靠雙手創造好生活,成為青島最早的“萬元戶”“先富起來的人”,同時也向社會證明,“個體戶”不是貶義詞,只要不怕難、不怕苦、敢想敢干,一定能自食其力過上好日子。

1997年,青島市政府提出“還路于民”“退路進室”,同年10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場退路進室,進入聊城路47號市901重點工程 (青島市地下中心商業街)的配套工程內。室內有電梯、空調,經營環境好了,空間也大了,攤位變成了門頭房,姜濤更有干勁了,生意越做越大,收入越來越多,生活也大變樣,買了摩托車、電視機、電冰箱,再到開上汽車,住上140平方米的新房……

生意搬上電商平臺

直播間頂整個市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經濟時代,姜濤的兒子把生意搬上電商平臺,搬進直播間。

“同樣是賣貨,跟我年輕時練攤可是換了個天地,直播間的‘攤’上只有貨,沒有人,客人全在屏幕的另一邊。一場直播啥都能賣,頂整個小商品市場,物流從生產線直達家門口,便利啊,‘人在家中坐、單從手機來’,這就是時代的力量、進步的力量。”姜濤感慨于時代發展變遷帶來的震撼和喜悅。

40年前,市場經濟的探索之時,即墨路小商品市場是新生力量,無數個姜濤一樣的個體戶是“吃螃蟹”的角色,從溫飽到小康,再到“萬元戶”,他們打破計劃經濟桎梏,是創新與活力的代表。

40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愿望實現,姜濤感恩于“生在偉大的國家,趕上好的時代”,欣慰于“自己沒有辜負時代賦予的機會”。

1989年,姜濤開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做生意,第一年賺了3萬元。

小鐵皮屋里闖出農村個體戶“拓荒牛”

現年56歲的秦國云,1993年用鐵皮焊了一間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掏了窗戶留了門,和妻子在城陽惜福開起日用百貨小商店。“那個時候村里買東西都去供銷社,從來沒有這種個人開的小商品店,大家說什么的也有。”秦國云很能吃苦,每隔三四天就騎著自行車到市北區利津路批發市場采購日用品,3個小時騎到市場,懷揣30元錢進滿滿一大筐的貨,再騎3個小時回去,春夏秋冬風雨無阻。

為了能薄利多銷,秦國云隔三差五搞個促銷、買東西贈送小贈品、限時搶購、第二件優惠……現在大商場里的促銷方式,秦國云在20年前就想到了。哪種商品受村民歡迎,加大進貨;這種商品在哪個季節需求大,提前備貨;孩子、老人、婦女分別喜歡什么東西、甚至哪家哪戶該添點兒啥物品了,他都能“掐算”出來。憑著靈活的定價、實惠的讓利、用心的經營,秦國云的“鐵皮屋小賣部”人氣越來越旺。

白手起家的秦國云,靠著勤勞本分走上致富路,實現年收入一萬元,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1997年,惜福鎮小學籌資重建新校,秦國云從13000元積蓄中拿出10000元捐給學校。“自1993年開始,我先后為助學、敬老、洪災、地震等捐出善款560余萬元,2010年籌資100萬元成立慈善感恩基金,基金每年收益用來資助困難市民、救助弱勢群體,這是青島市首例由個人成立的感恩基金。”秦國云說道。

1996年秦國云抓住商機,拿下周邊地區的飲料瓶回收業務,“每個瓶子只掙2、3分錢,又累又臟沒人愿意干。”很快,他的回收生意路越走越寬,除了飲料瓶還涉及到廢銅、廢鐵等。1997年下半年,秦國云退出零售百貨領域,注冊成立回收公司,如今他的廢舊金屬回收生意已遍布全國。2010年,秦國云在惜福鎮開辦一家幼兒園,幾年后又在夏莊開辦一家分園,免費接收十幾名家庭困難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如今,秦國云的大女兒全面接管了幼兒園,秉承父志,獻身教育。

秦國云一家人踏實堅定,靠勤勞和智慧謀幸福,這是千萬中國家庭的奮斗史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