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山東以奮發姿態,銳意改革,迎難而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八大發展戰略,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半島網開設“這就是山東?青島”專題,聚焦...
不到半年簽約40多個項目 青島靠什么引來了一批又一批上海企業家?
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石冰冰白菊
五月的青島,風從海上來。
上海與青島,浦江之畔與黃海之濱,上海,自由、開放,處處顯露著海納百川的胸懷;青島,活力、向上,不斷保持著謙虛好學的態度。兩座城市自成一格又有頗多共性,一南一北走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列。
如今,兩座城市越走越近,兩地的企業家也越來越親。1月8日,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普洛斯、月星集團、益海嘉里等百余位上海企業家,海爾、特銳德、新華錦等百余位青島企業家,以及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等300余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僅隔短短四個多月,來自分眾傳媒、普洛斯(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盒馬(中國)等企業的近30位上海知名企業家再次抵青,與青島優秀企業家代表、部分青島市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青滬兩地企業賦能發展、合作共贏大計。
昔日“上青天”再續前緣
是一場5月的不謀而合
上海,江河湖海碰撞出的國際大都市,是近代興盛的“十里洋場”,是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亦是經濟活躍的高地。
青島和上海歷史相近,過去共擔“上青天”的美譽,在新發展格局下的今天,兩座城市都承擔著國家戰略,并且同為區域發展龍頭的城市。
四個月前,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在青島成立,會議現場簽約31個青滬兩地合作項目。一南一北兩座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城市中最具活力與激情的企業家們有了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耦合平臺。
今天,近30位上海企業家抵青赴一場“五月之約”,是繼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之后,青滬兩地的又一次牽手合作。青島再次表達了向上海學習的真心實意,傾聽企業家對青島的希望和建議。
“上海的企業家站得高看得遠,對和青島的合作、在青島的發展,給了很大支持。”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在活動致辭中表示。
普洛斯資產中國區聯席總裁、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趙明琪向在場嘉賓講述了這樣的故事,“第一批實訓隊員寫了一篇關于供應鏈金融創新的論文,認為這個方向是青島政府可以考慮的。這次供應鏈金融業務板塊的同事來青島考察時,非常驚訝地發現,青島市政府在供應鏈金融所有的綱領和指導政策,和我們所想的方向如出一轍,大家不謀而合。”
趙明琪深受觸動,她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對產業的發展方向高瞻遠矚,并且已經深刻了解市場企業的痛點,以及企業所需要的政策支持。
一年來,上海在青島投資了一系列重點項目。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和投資人看到青島招商引資的誠意后紛紛趕來。今年6月初,上海“青島城市客廳”將正式開廳。伴隨著青滬雙方互設機構搭建平臺,兩地之間常態化合作機制越來越完善,合作的潛力越來越大。推動青島成為上海現代服務業北上的重要基地愿景的實現也指日可待。
“連接器”“助推器”“孵化器”
讓兩個城市深度耦合
青島,這座美麗的北方第三城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兩組數字,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長三角企業家一向以商業嗅覺靈敏而著稱,如今,越來越多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家成為青島的城市合伙人。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15960家企業投資青島,具體到省份,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排在前5位,山東省外,長三角企業家是投資青島規模最大的群體,其中,上海企業占比最多,達到17%。
另外一組數據,也足以窺見資本對青島的熱情。在剛剛落幕的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上,在線注冊人數超10萬人,1300余萬人在線觀看,共赴一場“云”上之約,充分展現了青島在創投風投領域的開放和活力。
“創投風投大會,是專業的平臺,不是電商女神薇婭的帶貨直播,也不是‘山東曹縣666’視頻,是一個非大眾化的、非娛樂的、非偶然的專業論壇,”活動致辭中,上海分眾傳媒聯合創始人、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陳鵬坦言,“上海、青島兩座城市都是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
如果實體企業家代表著市場主體,金融企業家代表著資本力量,那么上述兩組數據,則充分印證了市場和資本對于青島這片沃土的追逐。
百年前,青島與上海曾經有一段共同奮斗、共享榮光的情誼。如今,兩地正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作為鏈接上海、青島兩地的“橋梁”,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是兩地的“連接器”“助推器”,更是“孵化器”,承載著兩地深切的期許。
何為“連接器”?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和上海市青島商會兩個平臺,作為鏈接上海和青島兩地的“橋梁”,正不斷加深青滬兩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何為“助推器”?青滬兩地不僅歷史文化相通,在產業路徑和發展思路上也非常相似,在產業數字化、信息科技、現代服務業領域,青滬兩地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種思路,兩地發展,同樣精彩,青滬企業家聯誼會作為兩地合作的“助推器”,為青滬企業大展拳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何為“孵化器”?上海與青島,兩座肩負著與生俱來的使命的開放城市,雖不以歷史悠久見稱,但骨子里的創新基因,激活了兩座城市的發展潛力。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將成為兩地創新合作的“孵化器”,不斷開拓青滬創新合作空間,孵化新的合作領域。
三批實訓干部
在青滬間架起一座橋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島以實訓為媒,用開放破局,專業實訓隊在上海與青島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自去年6月至今,青島市委先后分三批派出362名干部,奔赴申城,深入上海的企業、高校、商協會專業實訓,深刻體悟實訓企業的管理邏輯、上海發展生態的生成邏輯以及支撐上海發展的行政邏輯。
隨著兩地經濟發展交流的不斷深入,相互學習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因此,“上海企業家走進青島”活動成行。這也是自今年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以來,第一次組織上海企業家來青舉行此類重要活動。
作為最能把握上海脈搏的一批人,青島赴上海實訓隊的隊員,有著最為深切的感受。“令我感受深刻的,是上海商協會的凝聚力和活力。”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副主任徐鵬是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隊員,目前在上海新滬商聯合會實訓,在他看來,商協會構建起了政府和企業動態聯合的平臺,通過“政企直通車”,把企業的訴求和政府有效對接,并且對于行業有著精準敏銳的把握,成立相應行業的專委會,深入分析行業的需求。
“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很難有機會如此深入地感受一家企業,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方面面。”青島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莊坤感慨道,“在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訓期間,我對云計算、智能制造以及工業互聯網領域技術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回到青島后將把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技術領域作為后續投資業務的重點拓展方向之一,致力于將國內最具競爭力的業內企業,通過投資引入或團隊創業孵化的形式落地青島。”
對任何城市的學習,都有其內在的邏輯。青滬兩地之間的親情和友情,離不開上海專業實訓搭建的橋梁,更離不開上海企業家對青島的認可和支持,今天的青島,正與一批又一批赴上海實訓的干部共同成長。
風從海上來
11個項目,總投資102億元
上海與青島,雖然橫隔長江,地處南北,但是兩座城市都在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唯有思想同頻,才能精彩共振,上海企業家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青島發展前景的認可。
活動現場,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海洋產業基金及海水淡化產業戰略合作項目,青島寧圣國際海洋供應鏈管理公司項目,青島興富數字科技基金項目等11個青滬兩地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涉及區域總部、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額102億元。
資本是企業發展的大動脈,透過資本的流向,我們可以切實感受到青島解鎖高質量發展的密碼與不斷跳動的城市脈搏。
上海企業家用實際行動助力青島發展,在實體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合作、數字化轉型、城市有機更新等方面,青島也表達出最真摯的合作意愿。比如,共謀實體經濟發展。青島制造業基礎雄厚,在41個工業門類,青島有39個。青島擁有智能家電、軌道交通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13條產業鏈,如今,青島正加快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搶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機器人、氫能等產業新賽道。
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基礎雄厚,是青島發展的底蘊,也是青島的底氣。又如,共促數字化轉型。青島正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加快建設海爾卡奧斯平臺,培育啤酒飲料、橡膠輪胎、高端化工等細分領域規定互聯網平臺,聚焦產業發展、信息技術、5G示范城市、公共服務等領域,推出1000個工業賦能和未來城市應用場景。發展數字經濟是青島立足自身稟賦、推動城市加速發展的可靠路徑。依靠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在城市發展的進階之路上,“數字化”喚起了青島新一輪的發展全面起勢。
風從海上來。五月的青島,又一次迎來遠方的朋友,當遠道而來企業家們進一步走進青島、觸摸青島、了解青島,并為這座城市注入最活躍的發展動能時,青滬兩地正不斷邁向更加遠大的發展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