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個個紅色遺跡見證光輝歷史,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過往崢嶸歲月,穿越時空仍然激勵我們前行。建黨百年來,追尋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膠東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半島網推出“奮斗百...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紅色足跡|巍巍寶塔 初心永照——習近平總書記到過的紅色圣地之陜西篇
巍巍寶塔,滔滔延河——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
紅色沃土,崢嶸史詩——照金,軍民魚水情深。20世紀30年代初,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奮進新時代,牢記總書記囑托,陜西各地老區人民以延安精神滋養初心,以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淬煉靈魂,不斷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在這里,重溫初心使命
【紅色歷史·中共七大】
延安楊家嶺,76年前,在雄壯的《國際歌》歌聲中,代表全國121萬黨員的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補代表聚集一堂,隆重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開代表大會。
這次歷時50天的大會,明確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使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紅色足跡·楊家嶺革命舊址】
延安城西北方向約5公里,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央大禮堂巍然矗立。2015年2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參觀。他動情地說,這里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習近平總書記說,黨的七大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集中概括了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作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落實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要求全黨同志以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繼續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中國共產黨“七大”會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21年3月31日拍攝的位于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的中國共產黨“七大”會場(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新華社發
【重溫初心使命】
初夏的延安,前來革命舊址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十三五”期間,延安接待游客超過2.5億人次。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國網嘉興南湖供電公司黨委書記王宏韜和同事們整理好著裝,齊聲誦讀。
“國網在延安有張思德服務隊,在嘉興我們也成立了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名稱雖然不同,但我們目標一致,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初心和使命。”王宏韜說。
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黨委書記薛耀軍介紹,延安現存445處革命舊址,有30座革命主題博物館,是全國革命舊址數量最多、時間跨度最長、內容最為豐富的城市。
“我們要將延安打造成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參觀學習,不斷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薛耀軍說。
3月28日,參觀者在陜西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在這里,汲取信仰力量
【紅色歷史·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創建】
銅川照金,20世紀30年代初,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英勇開展革命活動,創建了以照金為中心的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后來,薛家寨成為根據地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紅軍、游擊隊的后方基地。
軍民魚水情深的故事在照金至今口口相傳。“父親在世時告訴我,當年山上建造防御工事,修整碉堡、打墻需要的黃土全靠熱心的老百姓拿肩扛、用背馱。”照金鎮農民田發義是老紅軍田德法的兒子,他說,“邊區后勤部在山下建起貿易集市,堅持‘公買公賣、群眾先買’的原則,只要不打仗,這里天天有集市。”
這是位于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南攝
【紅色足跡·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薛家寨革命舊址】
2015年2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考察。他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參觀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考察了當年紅二十六軍和陜甘邊區游擊隊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舊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要加強對革命根據地歷史的研究,總結歷史經驗,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
4月19日拍攝的位于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薛家寨革命舊址內的紅軍寨。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照金鎮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傳揚紅色精神。2015年以來,照金紀念館先后在北京、上海、貴州遵義等44座城市開展了55場巡展。不僅如此,紀念館還升級打造了網絡“微課堂”,讓更多網友可以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傳承的隊伍里,還有一群“紅孩兒”。穿著紅軍服,今年以來的幾乎每個周末,11歲的宋天翊都會輪流出現在照金紀念館、薛家寨革命舊址等位于照金的革命紀念地,為游客義務講解。
4月18日,在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陳家坡會議舊址,小講解員宋天翊(左一)為游客講解。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2019年,在父親的鼓勵下,靦腆的宋天翊加入宣講團。如今,他已從一個不善言談的小學生,成長為一名熟練的講解員。宋天翊的母親宋阿靜說:“這是對孩子的鍛煉,也是在傳承革命先輩的精神。”
目前,照金所在的銅川市耀州區打造的“紅孩兒”宣講團,團員已覆蓋全區所有中小學校。
照金紀念館副館長宋建斌說:“作為基層黨史工作者,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我們要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在這里,蓄能振興動力
【紅色歷史·南泥灣變“江南”+“懸崖兵工廠”】
延安南泥灣,唱著“一把镢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的戰歌,三五九旅的戰士們士氣高昂挺進這里,把荒無人煙的爛泥灘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照金薛家寨,在海拔1600多米的懸崖上,依靠天然形成的石洞,紅軍建設了兵工廠、紅色醫院、被服廠等四個紅軍寨。最簡陋的兵工廠內,卻生產威力頗大的“麻辮手榴彈”。
4月19日拍攝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薛家寨革命舊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紅色足跡·照金村】
2015年2月13日下午,習近平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總書記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實干,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
2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又來到照金鎮照金村村委會,聽當地發展情況和規劃的介紹。他希望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干部團結一心,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
這是4月20日拍攝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不忘囑托】
總書記的囑托,老區人民不曾忘記。不斷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革命老區如今已然發生巨大變化。
2019年5月7日,隨著最后兩個貧困縣延川、宜川脫貧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1938年拍攝的延安(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下圖為:2021年4月22日拍攝的延安市(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新華社發
近年來,延安爬坡過坎、矢志轉型。昔日干旱少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有了“春賞百花秋賞稻”的江南美景;武漢光谷、騰訊眾創、北航科創等一批創新創業平臺,華為云計算等累計1125家新經濟企業落戶延安,新經濟、新業態欣欣向榮;獲批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包茂、青蘭等多條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每天115對客貨列車通達,南泥灣新機場已與國內27個城市實現通航……
老區不老,容顏日新。近年來,照金村不斷發展紅色旅游、開辦社區工廠等,產業全面開花。當地群眾的居住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不但實現了水、電、氣、暖、網絡等設施全覆蓋,超市、銀行、學校、醫院等也一應俱全。
在外奔波多年,2019年搬進移民安置小區,37歲的照金村村民張倩終于體會到“穩穩的幸福”:“孩子上學步行10分鐘,我上班步行5分鐘,每月工資有2000多元,現在我和丈夫動力滿滿!”
“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554元,比2015年增加2076元,現在群眾的幸福日子比蜜甜。”照金村黨支部書記梁萬營說。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如今,漫步在寶塔山下、延河之畔,行走在照金村里、薛家寨上,歷經“雄關漫道真如鐵”的崢嶸歲月,這片紅色熱土正闊步在“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奮進路上。
出品人:趙承
監制:鄔煥慶
統籌:王曙暉、趙鵬
簽發:白潔
文字記者:賀占軍、張斌
海報制作:張博文
視頻記者:賀占軍、李華、張斌、王南、張博文
文字編輯:賈真、冷彥彥
圖片編輯:王琛
視頻編輯:周夢蝶
新華社國內部、攝影部、音視頻部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