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致敬勞動者 | 平凡崗位上的奉獻楷模

2021-05-01 11:34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61533) 掃描到手機

我們都是平凡的勞動者

用雙肩扛起責任

用汗水致敬職責

用良心回饋社會

用努力裝點世界

我們的名字各不相同

我們工作的崗位各有千秋

我們都是努力生活的人

兢兢業業、勤勤肯肯……

每一個人都是

值得被尊敬和肯定

★NO.1  十九年如一日,在一線保障鍋爐安全

▲高溫下檢查鍋爐的蘭培鵬

“衣服臟了可以洗,身體累了可以休息,查不出問題和缺陷會影響供熱,就不可挽回。”這是西海岸新區能源供熱公司博源熱電廠鍋爐班長蘭培鵬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堅守崗位19年,蘭培鵬也從鍋爐旁的懵懂少年歷練成為經驗豐富的鍋爐運行技師。

蘭培鵬今年38歲,敢擔當、善攻堅,是他給每一位并肩作戰的同事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非采暖期,蘭培鵬要對博源熱電廠內的5臺供熱鍋爐爐膛、中心筒、省煤器內部設備等進行細致認真的檢查工作。時值酷夏,高溫近40攝氏度的爐膛內部,空氣悶熱,汗流浹背,他全然不顧滿頭滿臉的煤灰,仍舊認真堅守工作。

除了難以忍受的高溫,高空作業也是這個崗位無法避開的一部分。蘭培鵬每天都要爬上30多米高的腳手架,在黑洞洞、又悶又熱的鍋爐里,一個點、一個點檢查爐膛內部的每個部位,一待就是大半天。

蘭培鵬還曾連續幾十個小時搶修鍋爐,為的只是給千家萬戶送去溫暖。2020~2021年供暖季遇上極寒天氣,恰好又趕上鍋爐出現問題,蘭培鵬帶領團隊成員加班加點進行搶修。“當時趕上寒潮,居民都在家等著供暖,鍋爐出現故障,沒有辦法正常運行,我們也很心急。”蘭培鵬告訴記者,鍋爐出現故障后,等到溫度降至50℃左右,工人便開始忍著高溫進入內部搶修,從出現故障到確定漏點再到故障最終解決,一共花了近24小時的時間。

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一個關系到百姓冷暖的鍋爐,蘭培鵬始終滿懷一腔熱血,踏踏實實為居民服務。

★NO.2  扎根交通基建一線17年

▲胡震在研究施工設計方案

胡震是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科負責人,從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扎根在交通基建一線,這一干就是17年。

胡震告訴記者,2013年他們負責實施開城路大山張大橋,每個橋墩高26米,相當于9層樓高,為了保障施工人員安全和工程質量,要求每個樁位誤差不能超過5毫米,壓力非常大,所有人加班加點,眼睛都熬紅了。“那時候雖然很累,但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胡震回憶道。

公路建設管理負責工程勘察設計招標施工質量和安全,哪里有需要,交通基建人就在哪里。遇上趕工期,沒有上下班,只有是不是完成工程任務。

2018年為迎接上合峰會,交通局承擔高速公路出入口環境整治和開城路全線改造提升工程。那時候白天六點開始指揮現場施工,晚上研究設計方案到凌晨,24小時連續運轉也是常有的事,累了就趴在桌上睡會,醒來繼續工作。“說不累是假的,但大家都覺得這既是本職工作,也是為咱新區增光的事,累點也值了。”胡震笑著說。

在崗位的17年里,胡震始終謙虛謹慎,不斷學習,用他的話說,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這份工作的尊重。“工程質量是大事,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必須謙虛學習專業知識,敢于創新打破常規。”胡震堅定地說。

對于胡震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為之奮斗的事業,他熱愛交通事業,希望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讓孩子看到奮斗的父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讓員工看到正直和奉獻的品質,站好每一班崗,對社會負責。

★NO.3  堅守18年,別人不收的孩子她收

▲石清娟在教孩子發音吐字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有一個東方聾兒語訓中心。成立18年來,校長石清娟用耐心和堅守走出了一條殘障兒童的康復教育之路。

二十多年前,剛剛幼師畢業的石清娟被分到了幼兒園上班,天生有股倔勁的她不甘心于現狀,便籌款開辦了自己的幼兒園。三年后的一天,石清娟的幼兒園里來了兩個智力障礙的孩子,家長希望這里能給孩子一個正常上學的機會。看著家長懇求的眼神,石清娟于心不忍,也就破例答應了下來。

讓石清娟沒想到的是,這兩名孩子入學以后,那個班25個孩子便陸續轉走了17個。一天夜里,石清娟突然在電視上看到了殘疾人的一檔文藝表演節目,頓時深受啟發,第二天一大早便直奔殘聯。“當時就想著只要能批給我一間房子,讓這兩個孩子有個地方,我和老師們能教教他們,大家都不收我就要收,我就要照顧他們幫助他們。”也就是從這兩個孩子起,石清娟步入了特殊教育的領域。

2003年,學校正式掛名“西海岸聾兒語訓中心”。學校沒有專業老師,石清娟就跑到濟南、濰坊等地去招聘;自己不懂聽力康復的知識,就把幼兒園托給一個業務園長,只身前往北京學習。

18年來,這所聾兒語訓學校接收的早已不僅僅是聽力殘障兒,也有無人照看的先天殘障孤兒。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大多拮據,石清娟經常不忍心收費。經營的壓力讓學校一度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不能關啊,還有那么多孩子,學校關了他們沒有‘家’了。”說到這里,石清娟忍不住落淚。這些孩子早已成了石清娟心里割舍不下的牽絆。

★NO.4  300多位老人的貼心“管家”

▲李心花和家屬溝通老人的生活情況

4月28日下午,在中康頤養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福利中心的頤養樓上,每到一層樓都能看到老人熱情地跟護工李心花打招呼的場面,而李心花也是滿臉笑容,扯著大嗓門回應老人的熱情。

李心花告訴記者,她來中康頤養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福利中心是因為這里有專業的培訓,想來學手藝的,沒想到一干就是4年。尤其疫情期間,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們所有人都不能回家。“本來想著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可是現在我成了家里最忙的人。”伴著爽朗的笑聲李心花說。

據李心花介紹,目前在這里的老人有376位,臥床不起的就有90多位,這些都是需要他們更細心更專業地去護理。在參觀社會福利中心這一路上,凡是李心花看見的老人,就沒有她不認識的,而且對每個老人的情況了如指掌。

別看她現在跟老人相處的像朋友親人一樣,剛開始也是哭過鼻子的。據她介紹,有一位老人有糖尿病,還愛喝酒,經常因為喝酒休克。“因為我收了他的酒,老人追著我罵,罵的可難聽了,回家一路上就哭。”李心花笑著說。因為她的堅持和悉心照料,三個月后原本對她惡語相向的老人開始事事依賴她。

除了對老人進行日常的照料,李心花和她的同事們還要給予到了生命最后階段的老人更多的關懷,包括撫慰家屬。

曾經有一位50多歲的老人在李心花和同事的精心照料下度過了最后的27天。家屬看到了李心花的盡心盡力,李心花也能體會家屬的悲傷與無奈。短短的27天,李心花和家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來源:半島全媒體記者原創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