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宣言·建黨100年 齊魯問初心|孔繁森:最高境界的愛

2021-04-21 08:53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閱讀 (240716) 掃描到手機

(動畫視頻:《榜樣·孔繁森的故事》來源:央視網 )

【紅色微黨課】

孔繁森(1944-1994),山東聊城人。1961年8月參軍,196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濟南軍區總醫院警通排戰士、共青團聊城地委常委、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79年,他作為援藏干部赴日喀則地區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后改任崗巴縣委副書記兼縣檢察院檢察長;1988年第二次進藏,先后任拉薩市副市長,阿里地委書記兼阿里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阿里地區政協主席。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公里,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1994年11月29日,在新疆考察邊貿工作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被稱為“新時代的雷鋒”“90年代的焦裕祿”。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被追授“模范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干部”稱號,被追認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9月25日,被評為“最美奮斗者”個人。

孔繁森:最高境界的愛

□ 本報記者 高田 本報通訊員 王忠友 付真真

“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在聊城市東昌府區聊冠路北側,一行鮮艷的大字引人注目。隨著這行字的指引向北行五里,就是“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家鄉——東昌府區堂邑鎮五里墩村。

五十多年前,孔繁森帶著“我要用所學的知識,讓家鄉早日實現現代化”的堅定信念,離開五里墩村外出求學、參軍。如今堂邑鎮馬頰河西岸的這片土地,在黨員干部、廣大人民群眾的齊心協力下,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孔繁森精神黨性教育基地拔地而起,筆直平展的鄉村公路直接通達每戶村民家門口,“紅色之旅”公交車穿行在沿線各村,原本只長蘆葦的堿洼地長出了一座座閃著銀光的高科技大棚,古老的馬頰河東岸即將變成康養基地……

丨茫茫雪域高原留下孔繁森深深的足跡

1995年4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發表題為《向孔繁森同志學習》的社論。當月1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關于開展向孔繁森學習活動的通知。一時間,孔繁森的名字響徹全國,孔繁森的事跡感動國人。

孔繁森,一個無愧于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的名字。

出生于1944年7月的孔繁森,參過軍、當過工人。1979年,擔任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到西藏工作,并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擔任日喀則地區崗巴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88年,山東再次選派進藏干部,組織上認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經驗,便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進藏后,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到任僅4個月的時間,他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1992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等縣發生強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領養了3名藏族孤兒——12歲的曲尼、7歲的曲印和5歲的貢桑。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在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委任命孔繁森為阿里地委書記,這一任命意味著孔繁森將繼續留在西藏工作。面對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選擇,他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決定、人民的需要。1993年春天,年近50歲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書記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地區106個鄉他跑遍了98個,行程達8萬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他為了制訂使阿里地區經濟上新臺階的規劃,準備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游等方面下功夫。為此,他曾率領相關單位,去新疆塔城考察邊境貿易。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兩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這是藏族人民對他的懷念。人們在料理孔繁森后事時,看到兩件遺物:一是他僅有的8元6角錢;一是他去世前4天寫的關于發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遺產,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丨黨建引領“繁森新村”走向鄉村振興

雖然孔繁森同志已經離開我們27年,但他的精神常在,不僅留在西藏,更在他的家鄉“枝繁葉茂”。

記者近日走進五里墩村,看到亮著“紅色之旅”燈牌的公交車駛進了村中心,三五個候車的村民互相招呼著上了公交車。

多年前,貧窮曾是五里墩村的底色。“我們這片土地是鹽堿澇洼地,莊稼收成都比別的村少。”65歲的五里墩村村民劉瑞祥說。劉瑞祥與孔繁森是鄰居,比孔繁森小了12歲。“當年孔書記在聊城地委工作時,家人都在村里生活,兩地相距五十里地,他每周回家都是騎自行車,一趟單程就得一個多小時,到堂邑鎮北關片區我工作的地方喝口水歇歇腳或者是吃了飯再回村。現在日子好了,直通村中心的公交車5分鐘一趟,半個小時到城里。”

幫五里墩村鄉親們通公交車的是村里的第一書記李光,李光的另一個身份是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副館長。“自己身為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工作人員,能為孔書記家鄉的父老鄉親服務感到十分榮幸,但是又害怕干不好,辜負了組織信任。”剛上任時,李光有這樣的擔心。后來,他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兒做起,五里墩村村民越來越信服這個城里來的第一書記,“李書記”的稱呼也越喊越親。

看到村民出行不便,他積極與聊城市公交集團二公司協商,一條以“孔繁森”命名的紅色文旅定制公交專線從城區直達五里墩村,解決了周邊十余個村幾千人的出行難題。

五里墩村村委會主任孔令魚告訴記者,借助孔繁森精神黨性教育基地落戶五里墩村的機遇,由黨支部領辦、以孔繁森故里文化旅游開發服務為主題的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立。

孔繁森精神黨性教育基地是山東四大黨性教育基地,位于五里墩村東側。基地分為教學區和生活區,能容納600人培訓、400人住宿。目前,17棟樓已全部開工,9棟樓已封頂,8棟樓正在主體建設中。“孔繁森精神黨性教育基地建成后,也將為我們當地的發展注入紅色動力,我們借力發展紅色旅游幫助繁森故里的鄉親們脫貧致富。”東昌府區堂邑鎮黨委書記靳廣力說。

五里墩村北鄰的教場李村,掛上了繁森新村的牌子。據村黨支部書記田紅偉介紹,新牌剛掛了幾個月,教場李村將與五里墩村等周邊幾個村聯合組成繁森新村,五個村抱團發展,共同實現鄉村振興。

走進教場李村,道路寬敞整潔,一家一戶的二層小樓整整齊齊,外墻彩繪上各種生動的圖案,有反映鄉村生活場景的,也有反映教場李村發展歷史的,如今的教場李村不僅僅是省級美麗鄉村,去年11月還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很難想象,教場李村曾經是省定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

去年5月,東昌府區公開遴選村黨組織書記,三十多歲的田紅偉主動報了名,她擔任堂邑鎮文化站站長多年,熟知堂邑文化、歷史典故,相比于干鄉鎮文化站站長,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讓她對鄉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在田紅偉和教場李村第一書記王洪禮的帶領下,去年下半年,教場李村流轉了一百多畝土地,引來了葫蘆產業園項目,并完成了村內雨污分流改造和旱廁改造。

記者了解到,東昌府區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十三五”期間全區新增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37家,被評為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示范縣。

丨沿著孔繁森的足跡前行

在距離聊城八千里之外的西藏阿里地區,孔繁森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有一位聊城人正沿著孔繁森的足跡前行,他就是阿里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盧青山。

“孔繁森同志兩次援藏,在雪域高原工作長達十年之久,無條件聽從黨的安排,不為官、不為利,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他的感人事跡,值得我們學習。”盧青山說。

盧青山來自聊城陽谷,從軍19年,從一位戰士成長為一名博士。2015年,他從部隊轉業后回到家鄉工作。2016年10月,一則通知改變了盧青山的人生軌跡。當時,中組部和團中央正組建第17批赴藏博士服務團,選拔各行各業的優秀博士。他看到消息后立即報名。在西藏自治區紀委服務期滿后,他主動申請延期服務,到條件最艱苦、海拔最高、發展較為滯后的阿里地區工作。在阿里地委擔任副秘書長期滿后,他干脆寫了留藏申請,從一名山東掛職干部變成了西藏干部。2019年3月,組織安排他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阿里日土縣擔任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去年12月他擔任阿里地委組織部副部長。

四年時間,多次請戰,盧青山把人生最美的時光奉獻給了雪域高原。在擔任日土縣委宣傳部長期間,他帶隊下鄉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時,暈倒在宣講現場,連日奔波導致他缺乏充足的休息。隨行同事勸他好好休息,可第二天他又奔赴下一個村莊繼續開展宣講。

“長期以來,孔繁森精神深深植根在我心底,給了我無限的勇氣和動力,在我心中樹起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作為他的老鄉我感到特別光榮,一直將他作為我的人生榜樣和動力源泉。”盧青山說。

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孫希江博士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孔繁森同志說‘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將孔繁森精神轉化為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不懈動力、具體措施和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