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 青島市政協委員陶喜冰:利用機器人支持冷鏈物流建設安全管理體系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肖玲玲 劉笑笑
當前,冷鏈物流環節,特別是進口冷凍貨物的外包裝頻繁出現核酸檢測陽性情況。市政協委員、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喜冰對此極為關注,此次上會他帶來的提案是關于利用機器人智能化技術支持冷鏈物流建設安全、高效的全流程管理體系。
市政協委員、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陶喜冰
作為機器人智能化的從業者,近期陶喜冰團隊接到大量關于如何實現冷鏈食品包裝、裝卸、消毒等過程無人化操作的咨詢,他也安排了團隊到港口企業、國內冷鏈食品企業等進行了調研和技術討論。
基于調研分析,陶喜冰發現進口冷鏈食品的物流過程長、工序環節多且用人較多、關聯企業也較多,需要建立全流程的管理體系,從前工序的生產商包裝與核酸自測、裝車、裝船,到后工序的卸船、車輛與物流容器消殺、核酸采樣、拆碼垛與消殺、信息追溯等環節,形成漏斗式的閉環監管機制,鼓勵推進機器人智能化技術來替代人、輔助人,讓人減少密切接觸冷凍貨物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實現裝卸搬運、存儲、核酸采樣、消殺等作業的標準化,有利于提升防疫監管的準確性。
在對港口企業的調研中,陶喜冰得知,進口冷凍食品的運輸,有集裝箱、船艙散裝等多種形式。在前工序的國外生產加工、包裝運輸上,是以存儲密度最大化為原則,沒有考慮后工序自動掏箱、自動卸艙作業時機器人裝備的應用條件,短期內很難約束國外供應商按照我們的要求來改變包裝和裝運形式,難以實現完全的無人化作業。近幾年青島港以降低勞動強度、提效為目的,與國內外企業、院校有過很多卸船自動化的交流對接,但冷鏈主要是人工裝卸。國外新冠疫情的防控較差,讓這個老問題又產生了新問題。從技術手段上,此類場景應該重點引入遙操作業技術,利用遠程視頻監控和手動遙控操作方式,人工操控港口的門機、車載吊機、機器人等裝備,完成掛載、吊運等工作,但需要規范前工序裝船時的包裝,形成有利于遙控鉤取、不超出裝備最大負載的包裝形式。
在貨物的集中監管過程中,還會有大量的冷凍貨物拆碼垛、外包裝核酸采樣、外包裝及環境的消毒殺菌等操作,目前主要還是人工作業。在這些場景中,可以將應用較普遍、較成熟的工業機器人拆碼垛、巡檢機器人自主移動與環境消殺、工業機器人手臂自動定位采樣等技術進行移植應用,利用自動化與遙操作結合的方式,減少集中監管倉的人員與貨物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陶喜冰說,國內冷鏈貨物外包裝出現核酸陽性是一個新情況,這也說明除了對進口冷凍貨物本身的隔離和處理,對于交叉應用于進口、國產冷鏈食品的貨運車輛、裝卸叉車、周轉容器等都需要加大清洗消毒的強度。對于此類車具,因其外形尺寸的系列化、標準化已較為規范,可以采用自動化清洗消毒一體化設備進行消殺,設備采用全程封閉空間和自動門,完成高壓清洗、吹干與消毒,對車輪進行浸入式消殺,確保貨車、叉車、集裝箱等不成為病毒載體。
“進口冷鏈物流過程的復雜性,決定了安全、高效的冷鏈防疫管控體系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層層梳理、各個環節作業規范。”陶喜冰說,機器人智能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從短期內看可能會造成原有物流成本的提高,但實際上在疫情影響下,已有部分冷鏈食品的進口陷入停滯,持續這種狀態會對冷鏈進出口企業都造成巨大影響。
危機中孕育著機會,陶喜冰說,青島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支點的“雙定位”城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與冷鏈物流上下游企業、機器人智能化企業、物流科研機構等組織合作,積極研究冷鏈物流中貨物裝卸標準化、冷鏈貨物的多層遞進式自動/人工作業處理流程、高效率集中存儲與自動消殺等規范和監管措施制訂,從政策導向上鼓勵機器人智能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落地,雙向獎勵在冷鏈物流創新中的青島本地供需企業,先易后難逐步開展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樹立青島在冷鏈物流智能化領域的創新引領優勢。
“希望機器人智能化技術為冰冷的冷鏈物流過程帶來溫度,冷鏈物流科技創新為青島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陶喜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