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奮斗2021|青特集團:人民公社修配廠 變身行業領軍人

2021-01-12 10:45 大眾報業·半島網閱讀 (155864)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孔敏

  在汽車領域,有一種類型可以稱之為“經濟發展晴雨表”,那就是“商用車”。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貨車,城中來來往往的客車……對于這些商用車來說,有一個總成部件與發動機、變速箱并稱汽車三大件,那就是用于動力傳輸、承載車身及制動的“車橋”。位于青島城陽區的青特集團可以堪稱車橋制造的標桿和示范,作為中國最大的“社會化車橋生產企業”,青特車橋以適配49個平臺類型,涵蓋輕、中、重卡及客車的“車橋自選超市”而聞名于國內商用汽車領域,不僅如此,青特的專業精神和工匠品質也征服了全球商用車巨頭戴姆勒,戴姆勒汽車裝配著青特制造的中國車橋,在世界舞臺迅猛前行。

工廠超前觸“網”

一條生產線投入一個億

  近日,在城陽區青特集團展廳,記者看到了青特集團發展沿革。青特前身為“城陽人民公社修配制造廠”,而后成為青島汽車廠八個配件分廠之一,再由汽車配件到專業生產汽車車橋、專用車制造,再到房地產開發、國際貿易等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如今青特已走過62年,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高質量,低成本,國際化”的戰略方針,創下多項全國第一,尤其在車橋領域堪稱全國單項冠軍。

  青特的穩定發展、逆勢上揚離不開對產品技術創新和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在青特制造車間,智能鑄造線、智能裝配線、高精尖特種車映入眼簾,記者發現,不同于傳統制造車間臟亂差的形象,青特的車間地面十分整潔,車間里機器運作隆隆,卻見工人寥寥,“源自于生產全自動化,原來一條生產線需要20多人,現在只需要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青特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李明告訴記者。

  對于車間工廠的智能化改造,青特董事長紀愛師早有超前規劃。多年前,青特采購新的生產設備時決定,無論投入多大,所選的設備一定要提前預留智能化端口,以此為之后的智能網聯生產線做足準備。于是,2014年開始,青特陸續升級建設智慧工廠,2015年全面完成升級改造,實現了產品智能研發、生產智能制造、材料智能供應、售后智能服務等功能一體化,完成業務流程優化再造283條,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且產品研發成本降低30%,整體研發效率提高50%以上。

  在“橋殼自動化加工線”可視化展示牌上,記者看到該線的介紹,采用國際領先生產技術,穩定生產節拍為3分鐘/件,整個過程僅需兩個工人進行上下件,“這個生產線,投入近億元,可實現多種橋殼產品的混線生產,有效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及一致性。”李明介紹。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全面起勢,制造應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全生產線智能化,“我認為實現全線智能化,不能只以平臺賦能,必須落實好工業互聯網五大系統,ERP資源管理系統、MES生產管理系統、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CRM客戶管理系統、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在此基礎上加上大數據、物聯網等才可稱為智能化,管理人員是可以坐在‘總裁’駕駛艙中一屏巡視,動態化管理。”青特集團副總裁紀奕春表示。

找“米”下鍋

創特種車橋生產制造奇跡

  青特集團歷經60多年風雨,產品在時代洗煉中更新,向勢而動,找米下鍋,最終打造出叫響行業的品牌產品;全系列商用車車橋、特種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成為青特明星產品。其中,青特憑借品牌制造、創新突破不斷攀登行業頂峰,其生產的車橋產品在國內商用車領域具有相當普遍的好口碑及美譽度,其車橋專利在同行領域里也名列前茅。據悉,近日青特集團再次當選中汽協車橋委員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單位,更彰顯了青特集團引領車橋行業協同發展的新擔當和新作為。

  在青特展廳中,記者還看到助力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游行彩車配套的車橋展品,“當時有一個游行的彩車隊伍,一共是70輛車,其中的56輛是用青特的車橋零部件進行配套的,391臺套驅動橋產品助力保障了場地布置和彩車游行等大型項目的順利進行。”青特工作人員介紹道。

  國內市場風生水起,國外供應品質也是口碑絕佳。2013年,青特獲得世界知名卡車公司戴姆勒的長期供貨協議,“2020年,戴姆勒公司全年訂貨量約為2.6萬支,2019年底已簽訂全面的訂單。”紀奕春透露,除此之外,青特現已與卡拉羅、卡瑪斯、菲亞特、沃爾沃、JCB等全球高端卡車、工程機械巨頭開展交流合作。

  除了車橋產品,青特的特種車也是赫赫有名。青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特種車的生產源自于紀愛師一次美國之旅。1987年,紀愛師為考察美國鑄件產品,看到美國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大型物流車輛受到啟發,加之中國也有開發此類項目的計劃,于是,紀愛師提出了要圍繞高速公路發展的戰略,1992年成立“青島中汽特種汽車有限公司”,同年第一輛特種車即研制成功。

  “2025年,青特將實現年產銷各類車橋110萬支,專用車2.5萬輛,重點建設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軍民融合產業、置業商業模式創新融合產業,從而實現傳統優勢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轉型升級,引領商用車車橋及零部件發展,實現國內國際雙翼同飛,“未來,青特集團將以制造業為本,將制造業與置業有機產城融合,實現集團多元化創新模式發展。”

創新研發早開始

鼓勵研發人員投入到一線

  青特的穩健發展離不開不斷創新,搶先創新。“我認為企業發展要搶先創新,早作準備,比如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戰略,早在幾年前青特便開始布局新能源車橋的研發,致力于打造一個三合一的車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更進一步。”紀奕春說。

  早在2009年,青特就通過了國家技術中心的認定,國家中心實驗室也隨后獲得認可,并長期與清華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合作,進行產學研合作。“目前,青特已有350多人的研發隊伍,占全部青特人的15%,我們鼓勵研發人員投入到一線生產中去。”紀奕春說。

  2020年6月3日,青特集團“新能源商用車動力總成技術開發產業化項目”逐步深入推進,其“驗證中心”部分順利奠基,此中心投資近2億元,占地面積1.1萬㎡,建成之后,將成為行業領先的新能源與傳統車橋及零部件綜合性驗證中心,同時還具備為專用車進行性能測試、理化、標桿分析、試制試裝、失效分析等功能。

  此外,青特設計制造了目前國內也是亞洲正在運行的最大鑄造生產線,工藝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設計了國內首條閉環技術的螺旋錐齒輪生產線,打破了行業高端齒輪依賴進口的局面。

  近幾年,青特集團先后組織承擔國家級計劃項目13項,省、市級計劃項目116項;完成科技成果暨新產品鑒定210余項;榮獲國家級科技獎5項,省、市級科技獎30余項;申報國家專利1000余項。主持、參與制(修)訂國家汽車行業標準17項,榮獲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強國之基-中國制造功勛獎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等多項重量級榮譽。

  紀奕春表示,產品一定要給消費者認同感,這是品牌的追求。青特集團以自己60多年發展壯大歷程,訴說著青島創新與崛起的內涵,向全世界展示著青島制造的品牌力量,成為青島這座城市最響亮的名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