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兩會前瞻:兩會聚焦改善民生 “獲得感”成關鍵標尺
中新社記者 陳康亮
在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切實增強政策“獲得感”,將成為2019年全國兩會的重要關切。
最大民生:就業政策將占據突出位置
作為民眾對國家經濟增長“獲得感”的最直接來源,就業在中國一向被視為“最大民生”。
在近期中國官方多次強調的“六穩”工作中,“穩就業”始終居于首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兩次明確“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并強調,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
資料圖:大學生參加就業“雙選會”找工作。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
盡管2018年中國就業形勢總體樂觀,但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信息,2019年中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仍有1500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34萬,再創新高。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就業處于經濟中的樞紐位置,是關鍵的民生問題。2019年國內外不確定因素增加,穩住就業有助于穩定市場、消費、投資等多個方面。
人社部此前表示,要全力確保今年就業局勢的穩定。堅持把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措施。預計全國兩會上,就業優先政策將被置于更顯著位置,確保就業穩中向好。
最大短板:精準脫貧攻堅要啃硬骨頭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補上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也將是兩會的重要任務。
在此前舉行的2019年中國地方兩會上,不少地方政府提出要聚焦短板,持續推進精準脫貧。
資料圖:祁連山下的甘肅高臺縣合黎鎮800畝辣椒曬場如“紅色海洋”,辣椒種植和加工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特色產業。 中新社記者 楊艷敏 攝
如山西省今年要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縣、特殊貧困群體,確保最后1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00個左右貧困村退出、22萬左右貧困人口脫貧,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青海省今年要實現絕對貧困人口數量“清零”;北京則表示,不僅要再助力一批受援貧困縣脫貧摘帽,還要加強受援地區干部人才培訓,培養農民合作組織和致富帶頭人,建立防止返貧機制……
趙錫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地方兩會往往是全國兩會的風向標,關于脫貧話題的討論應該會延續到全國兩會上,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沖刺階段,期待出臺更多有力政策,推動精準脫貧。
最大期盼:更多民生禮包有望推出
剛剛過去的兩個月,中國民間興起了一股研究工資條的熱潮,民眾希望從中找到減稅的收獲。
作為2019年的首個“民生禮包”,個稅起征點提高以及相關的抵扣政策讓人們收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并且對“獲得感”有了更多的期待。
資料圖:稅務工作人員正在指導納稅人辦理業務。王旺旺 攝
此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已明確提出,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表示,中國的減稅降費過程,充分考慮了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比如對中小微企業進一步減稅降費,不僅提升經濟活力,也提升了納稅人的獲得感。2019年,減稅降費規模會更大,預計在全國兩會上將有所呈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兩會,能夠為民眾送上“獲得感”的“民生禮包”遠不止于此。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時,明確將“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這意味著,在個稅之外,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官方料會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重點領域有更多實質性的行動,以回應民眾對獲得感的期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分析指出,全國兩會既是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積極回應民意的重要平臺,此次全國兩會有望聚焦民生痛點,推動更多政策出臺,回應民生關切,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勝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