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跑馬的漢子”遇上“青島大姨”,宣傳效果“杠杠滴”
在如今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短視頻創作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宋濤,就是其中一位頗具特色的創作者。他的作品從最初反映馬拉松積極向上的一面,到以“青島大姨”形象意外走紅,再到如今將多種元素巧妙融合,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作之路。同時,他在馬拉松賽事中也扮演著多種角色,是參賽者、志愿者、急救跑者,更是馬拉松精神的傳播者。
馬拉松比賽中的宋濤
硬漢扮“青島大姨”,意外走紅
4月4日,視頻號“青島毅跑馬拉松救援隊”更新了一條新視頻,畫面里一位“青島大姨”,穿著一條黑白相間的裙子,燙成卷的頭發上扎一條絲帶,坐在鏡頭前,操著一口極具青島特色的口音,聊家常一樣講著自己和好友們去中山公園看櫻花的出行經歷,“安陽來”等方言著實逗樂。視頻最后,“她”說起自己在地鐵上發現了一些不文明的小問題:“地鐵來了,有人一下子就沖進地鐵門,把我撞了個踉蹌。”“青島大姨”因此提醒大家,假日出行人流擁擠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出現這種不文明行為。
在這個視頻號里,“青島大姨”系列視頻吸引了很多網友圍觀,內容是宣傳正能量的內容:清明節文明祭掃、天氣變天時提醒大家添加衣物、教大家做心臟復蘇等。其實生活中真實的“青島大姨”是個跑馬漢子,名字叫宋濤,今年46歲。
說起與視頻創作的緣分,宋濤坦言最早源于他對馬拉松的熱愛。他和一群跑馬拉松的朋友,最初想要把馬拉松積極向上的一面展現出來,為此拍攝了大量與馬拉松相關的素材。他不僅作為參賽選手親身參與比賽,還在很多賽事組委會工作,也會以志愿者的身份為其他選手服務。在補給站為選手提供補給,在拉伸區幫助選手放松,記錄參賽選手比賽時的狀態,以及組委會工作的點點滴滴。然而,這些充滿正能量的內容,起初在網絡上并沒有獲得太多關注,瀏覽量常常寥寥無幾。
宋濤拍攝的道具——母親的假發。
“我母親為我提供了創作素材。”宋濤笑著說,自己在視頻中拍攝用的假發、絲巾和裙子都是母親的,“今年春節前,我給母親買了一頂假發,因為她不想染頭發了,后來她戴著假發嫌悶熱,于是假發就被放在一旁,有一次我戴著假發,模仿母親說話的語氣,拍了一條視頻,沒想到瀏覽量很高。”
于是宋濤開始拍攝以“青島大姨”為形象的一系列視頻并發布到網上。讓他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手機評論區“炸鍋”了,這條視頻獲得了幾十萬的瀏覽量。面對網友的評論,無論好壞,宋濤都會耐心回復。他認為,“網友評論說明他們關注了自己的作品,即使是不好的評論也能幫助自己進步。”他會利用早起上班坐地鐵、中午吃午飯、晚上下班坐地鐵以及晚上回家后的時間來回復評論。
宋濤拍攝用的道具——母親的假發和裙子。
素材來源于生活
因為平時還有本職工作,宋濤拍視頻一般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每條從拍攝到剪輯,差不多需要用一兩個小時”。宋濤的視頻拍攝場景相對固定,都是利用自己家里的場景。“我比較喜歡一條過的拍攝方式,因為我發現重拍的效果往往不如第一條好。”多年在旅游行業從業的經驗,讓宋濤在表演和語言方面得心應手,他拍視頻一般都不用稿,“臺詞張嘴就能來”。
在剪輯過程中,宋濤覺得最大的麻煩是打字幕。由于他的視頻使用青島話,自動識別功能無法準確識別,所以他幾乎需要挨個打字輸入。盡管過程有些煩瑣,但他還是堅持打字幕,因為有很多非青島的觀眾表示聽不懂青島話,希望有字幕輔助理解。
雖然宋濤認為自己目前的粉絲量還沒有達到網紅的級別,但他對自己的作品有著很高的要求。他希望自己的視頻能夠老少皆宜,是大眾都能看的內容,并且在每一條視頻里都能有一個或幾個點往正能量方向引導。他也明白,單純的說教式正能量內容可能不太吸引觀眾,所以他會用諷刺的方式展示一些不好的現象,引發觀眾的反思,從而達到自己拍攝視頻的目的。
宋濤的很多視頻劇情靈感都來源于生活,“我要感謝上下班坐地鐵時遇到的青島大姨們,她們在地鐵上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成了我的創作素材。”比如有的老太太經常拉著買菜小車子的動作,將絲巾精致地別在頸間的動作,這些真實的事情都被他融入到了視頻創作。
宋濤有十年跑馬經歷。
急救跑者傳播正能量
宋濤跑馬拉松已經整整十年,他的第一場全馬是2015年。起初,他跑馬拉松是因為體檢發現自己有脂肪肝,醫生建議他通過運動來調理身體。那時候他工作壓力較大,還有一些應酬,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了脂肪肝的出現。通過跑馬拉松,他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偏中度的脂肪肝逐漸好轉,現在一直維持在臨界點上。
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宋濤參加過國內很多知名的賽事,如北京馬拉松、杭州馬拉松、廈門馬拉松等,今年還參加了重慶馬拉松,去年參加了武漢馬拉松。他每年都會盡量參加省外的馬拉松賽事,而且他的中簽運不錯,“一邊跑馬,一邊旅游,跑馬讓我按部就班的生活變得非常有趣。”
馬拉松比賽中的宋濤
在馬拉松賽事中,宋濤聽說過猝死事件,這給了他很大警示。于是他學習并獲得了急救證,從此成為一名急救跑者。在馬拉松賽事中,急救跑者是保障選手安全的重要力量。他表示,作為急救跑者需要學習心臟復蘇、異物梗阻處理、包扎等簡單的急救知識。雖然在賽場上異物梗阻和包扎的情況不太可能用到,但心肺復蘇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
宋濤曾經在2019年的一場賽事中,為一位暈倒的男性選手做過心肺復蘇,選手慢慢蘇醒后,他和工作人員將選手抬上救護車并送往醫院進一步觀察和治療。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中暑且情況嚴重到尿失禁的年輕女性選手,他趕緊用身上的水為其降溫,并將她轉移到陰涼處,同時聯系醫療總指揮,叫來救護車。幸運的是,這兩位選手都轉危為安。
“做急救跑者,如果遇到跑友有緊急情況,就要中斷比賽去救人,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十年跑馬生涯中,宋濤有二十多次擔任急救跑者,類似參與急救的情況雖然只遇到過幾次,但每次都讓他深刻感受到急救跑者的責任重大。同時宋濤還是一名無償獻血志愿者,“這些年累計獻血5400毫升,奉獻獎馬上要從銅獎變成銀獎了。”
宋濤展示自己的無償獻血奉獻獎。
除了作為參賽選手和急救跑者,宋濤還在馬拉松賽事組委會擔任過很多工作。他在青島馬拉松組委會工作過多次,參與過醫療相關工作,也負責過賽道上的服務、賽道補給的投放、收容車的安排,以及參賽包的發放、完賽獎牌的發放等工作。
對于今年的青島馬拉松,他表示還是要把機會讓給外地跑者。“青島馬拉松的賽道很美,作為青島人,自己什么時候都可以跑,而把參賽機會讓給外地人,可以讓他們來感受青島的美景。”他希望更多外地人能夠參與到青島馬拉松,領略青島的魅力。
宋濤在自己的短視頻創作中,會盡量穿插一些救援、馬拉松相關的小話題,將“青島大姨”的語言、表情、動作與馬拉松、志愿者服務、救援工作等正能量內容相結合。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馬拉松,了解志愿者服務和救援工作,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加入這些積極的活動。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種內容的穿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視頻的瀏覽量有的達到了幾萬,甚至十多萬、二十來萬。
宋濤在短視頻創作和馬拉松賽事中不斷探索和成長,他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正能量。無論是在視頻中引發觀眾的思考,還是在馬拉松賽事中保障選手的安全,“我在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傳播者,也希望能夠影響更多的人。”宋濤說。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