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員工與青島眼科醫院醫生齊出手,AED又搶回一條命!
半島網4月1日訊(記者 梁湘 通訊員 馬寶雋 姜哲 楊蕾)3月30日,青島地鐵2號線燕兒島路站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一名六旬老人出站時突然倒地不起,作為乘客的醫生與地鐵員工迅速響應,通過心肺復蘇和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協同施救,老人最終轉危為安。
當日11點42分,老人從燕兒島路站下車準備出站時突然暈倒。“車站控制室,扶梯處有乘客摔倒!”對講機里傳來安檢員李璐陽急促的呼救聲。服務中心崗丁國蘭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發現老人已無自主呼吸、無意識且無脈搏心跳,情況萬分危急。
“我是醫生,讓我來。”此時,一名男子沖到人群最前方說道:“我是青島眼科醫院的醫生,我有急救經驗!”他一把掀開老人衣領,十指交疊按壓胸骨,對老人進行初期救助。
隨后,值班站長吳修宇和安檢員李璐陽攜帶AED迅速趕到,接力展開救援工作。在確認乘客符合AED使用條件后,吳修宇與丁國蘭相互配合開始進行救援。“所有人員遠離,現在開始放電……”除顫后吳修宇根據AED提示繼續進行心肺復蘇。
吳修宇使用AED對昏迷乘客進行施救
“有呼吸了!有呼吸了!”老人胸腔終于出現了微弱的起伏。隨后,吳修宇根據120急救電話指揮,繼續實施心肺復蘇直至急救人員到達,車站人員與醫生乘客配合將老人送上救護車。
數小時后,放心不下的員工撥打了醫院電話,得知老人已經脫離生命危險。“雖然乘客在車站已經有了呼吸,但我還是放心不下,得知這個消息后,堵在嗓子眼兒的這口氣才算緩過來了。”吳修宇感慨道。不久后家屬打來感謝電話,對員工們及時出手相助表示感謝。
從發現暈倒的乘客,到對乘客進行救治,車站迅速把握黃金4分鐘,系列救助動作一氣呵成。這場與死神的極限競速,是對體系化應急機制的實戰檢驗,是千百次模擬演練鑄就的肌肉記憶,更是班組建設賦能一線應急救援體系、人員應急水平全面提升的有力見證。
工作人員協助120急救中心將乘客送上救護車
目前,青島地鐵已在全線網172座運營車站和各場段、控制中心配置AED累計209臺,各站設備分布位置滿足“黃金4分鐘”的救助需求,AED及心肺復蘇培訓持證人數超4600人次,各站每班次持證人數至少3人,自2022年起至2025年2月,已成功使用AED救治9名乘客,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2024年,青島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分別獲得紅會組織的“青建杯”應急救護大賽中獲得企業組團體第一名,以及應急救護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青島地鐵以對生命的敬畏和實際行動,為市民乘客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生命屏障,讓“暢達幸福”的承諾在軌道間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