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警惕心梗“偷襲”!這份護心指南請收好

2025-03-26 09:36 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閱讀 (12730) 掃描到手機

每年三月,春寒料峭,氣溫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這個時候不僅是流感的高發(fā)期,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期”。近期,青島心血管病醫(yī)院接診的心肌梗死患者數(shù)量明顯增加,當外面陽光明媚時,醫(yī)院的急診搶救室、手術室、導管室里卻天天上演著“生死時速”。為何氣溫波動會成為心臟的“隱形殺手”,我們又該如何防范?青島心血管病醫(yī)院心臟中心病區(qū)主任蔣文彬為大家?guī)碓敿毥庾x。

氣溫驟變的初春時節(jié),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寒冷刺激會引發(fā)人體交感神經(jīng)興奮,致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負荷驟然加重。若血管本就存在動脈硬化斑塊,還可能因血管收縮造成斑塊破裂,進而誘發(fā)急性心梗。同時,寒冷時人體水分流失加快,若不及時補水,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形成血栓,堵塞冠狀動脈。另外,春季人們活動量增加,但身體尚未完全適應,突然的劇烈運動可能誘發(fā)心臟問題;加之春季飲食常偏油膩,如火鍋、高鹽腌菜等,或過量飲酒,也都可能加重心臟負擔。

心梗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幾年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有冠心病史或心梗家族史者,長期吸煙、肥胖、缺乏運動人群以及60歲以上老年人需格外注意。

心梗來臨前并非毫無征兆,持續(xù)15分鐘以上的壓榨性胸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頜;伴隨冷汗、惡心、頭暈的呼吸困難;女性或老年人可能出現(xiàn)的上腹痛、牙痛、乏力等不典型癥狀都需高度警惕。若這些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應立即撥打120,心梗救治的黃金時間為發(fā)病后2小時。

為科學護心,大家可以做好以下5件事。首先“春捂”要到位,避免溫差刺激,早晚外出穿防風外套,戴圍巾保護頸部血管,避免清晨低溫時段鍛煉,可等日出后或選擇室內(nèi)運動。其次,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選擇快走、太極拳等溫和運動,避免突然劇烈活動,運動前充分熱身,若出現(xiàn)胸悶、氣短,立即停止并休息。再者,飲食要清淡,控鹽控油,多吃菠菜、芹菜等富含鉀的蔬菜輔助穩(wěn)定血壓,減少腌制食品、動物內(nèi)臟攝入,每日鹽量不超過5克。然后,高血壓患者每日早晚測量血壓,規(guī)律用藥,避免擅自停藥或減量,糖尿病患者注意監(jiān)測血糖,避免波動過大損傷血管。最后,調(diào)節(jié)情緒,避免過度疲勞,春季肝氣易郁結,可通過踏青、冥想緩解壓力,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

蔣文彬主任介紹,心梗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fā)生的局部壞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臟急癥,也是導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特別提醒,春天雖生機勃發(fā)、新陳代謝活躍,但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會趁虛而入。我們需像呵護幼苗一樣養(yǎng)護心臟,做到防寒保暖、適度運動、定期體檢,才能讓生命之樹常青。

(半島全媒體記者 滕鏡淑 通訊員 宮海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