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青島市第22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耿書濤:傳遞熱血“火種”,續寫生命希望
“能夠用自己的血液點燃白血病患者延續生命的希望,我感到非常榮幸。”采訪中,耿書濤感慨地說道。作為青島市第225例、城陽區第2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愛心獻血、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
2000年出生的耿書濤是一個開朗、陽光的大男孩,目前在位于城陽區流亭街道的青島茂達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了解并開始無償獻血,要追溯到2018年。“很早的時候看到過無償獻血的知識,但一直沒有去獻過。”耿書濤說,這是一件充滿大愛的事情,他想讓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意義,所以在18歲生日那天,他獨自到了愛心獻血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無償獻血,這是他獻給自己的成人禮。
“想到自己的獻血可以救人,我就覺得很自豪。那時候我決定以后要繼續獻血,幫助有需要的人。”耿書濤說,自那以后,他始終將獻血視為一種責任,每當獻血間隔期滿,他便第一時間前往血站奉獻愛心。他堅信,每一份熱血都能為急需用血的患者點燃希望,甚至挽救一個家庭、傳遞社會溫暖。在他的積極帶動下,身邊親友紛紛加入無償獻血隊伍。至今,耿書濤已經獻血23次,累計獻全血1500毫升及成分血37.5個治療單位,并榮獲青島市無償獻血榮譽卡。
耿書濤很早的時候便聽說過造血干細胞捐獻,2020年12月底,他在完成一次愛心獻血后,主動向志愿者打聽,在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情況后,他又聯想到一些白血病患者的境遇,便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鄭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多一份入庫,就多一份希望。”他期待能用這種方式為白血病患者帶去重生的可能,也時刻為挽救生命準備著。
一直到2025年2月12日,正在公司工作的耿書濤接到了城陽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需要進行高分辨檢測。面對是否同意捐獻的詢問,耿書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耿書濤日常工作很是繁忙,但當他把要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情告訴公司領導后,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同事們主動幫我分擔工作,他們都很支持我。領導也說工作耽誤了可以補,但救命的事一刻不能等!”為確保捐獻順利,耿書濤主動調整生活節奏,堅持鍛煉、規律作息、科學飲食,將身體狀態調整至最佳。他說:“素未謀面的患者正在生死線上掙扎,我必須全力以赴。”
通過高分辨的檢測,結果顯示耿書濤與患者完全相匹配,在順利通過體檢后,根據青島市紅十字會安排,耿書濤于3 月12日在青島市中心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3月8日,耿書濤提前住進了青島市中心醫院進行前期的準備。在捐獻前的這幾天里,他每天都要抽血化驗,還要注射動員劑,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并釋放到血液里。而注射動員劑后的不適,讓耿書濤體會到救人并非易事。6針動員劑全部打完,他感到渾身酸痛,手腳無力,晚上甚至睡不著覺。但相對于救人一命,耿書濤說這點痛苦自己能忍受。
3月12日,耿書濤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成為青島市第225例、城陽區第27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素未謀面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回到家里后,看到耿書濤的身體沒有別的不適,家人也都放下心來。現在,耿書濤已經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血液是生命的禮物,造血干細胞更是延續希望的‘火種’。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一個家庭重獲新生,是我最大的光榮。”耿書濤說,未來他也將繼續對捐獻造血干細胞各項事宜進行宣講,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志愿捐獻隊伍。“或許我們的一次勇敢伸手,就能為身處絕境的人推開一扇重生之門。這份傳遞生命希望的事業,值得全社會共同奔赴!”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杰)
- 青島故事|青島市第226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任雙雙:讓愛的微光匯聚成星河
- 登記志愿者6.3萬名,青島市舉辦2025年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 青島故事|1個月9例!“青島速度”見證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溫暖力量
- 城陽故事 | 耿書濤——傳遞熱血“火種”,續寫生命希望
- 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潘益民:以熱血善舉鐫刻別樣生日記憶
- 10毫升血,即可實現癌癥早期精準篩查——探訪山東言鼎控股集團的細胞液體活檢與植物干細胞創新之路
- 青島理工大學“行走的思政課”帶領青年學子續寫雷鋒日記新時代篇章
- 【千里續寫山海情】重慶市開州區衛健委攜醫療機構到諸城市人民醫院開展院院對接學術交流活動
- 跨越山海,續寫支教情緣
- 新春送新生!青島姑娘完成全國農歷蛇年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