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智能制造咋發展?青島市人大代表來支招(圖)

2019-01-23 06:47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205963) 掃描到手機

文/圖 半島記者 徐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壯大“956”重點產業集群,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進智能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示范項目建設,打造制造業強市。作為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的機械制造業,如何在智能互聯的浪潮下勇立潮頭,實現數字化升級改造?在今年兩會上,多位相關行業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市人大代表 張海德

引導高技能人才到企業就職

“政府工作報告內容非常全面,對2019年的工作提出了非常詳細的要求,令人鼓舞,特別是對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內容,我感觸很深。”市人大代表、青島德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德稱,多年來,他們企業一直把智能制造作為企業發展的“法寶”和方向,并把管理信息化、生產智能化、市場全球化、人才國際化作為目標,2013年就建起了國內第一條發動機曲軸智能化生產線,截至目前,企業的智能化生產線已經增加到6條。

張海德稱,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脊梁,高端智能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而要想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業又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為了給智能制造業輸送充足的高技能人才,張海德建議,要加強對各類技術學院建設的支持力度,比如增強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出臺有關政策減輕技術職業類專業學生的經濟負擔,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對進入企業從事專業技術崗位的學生給予財政補貼,引導高技能人才積極到企業就職。

同時,還應進一步強化校企聯盟,出臺相關政策進行幫扶和支持,促進企業和學校共同通過合作平臺模式進行有效互動,進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質量和內涵,從而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促進智能制造業的發展。

市人大代表 張建華

加大扶持,幫助解決融資難

同樣來自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行業的市人大代表、青島海通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華,也十分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升裝備技術水平,推進智能互聯共產、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等方面的內容。

“青島市制造業企業很多,但規模不一、能力不一,生產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比不了質量往往容易陷入比價格的惡性循環圈。”張建華說,近年來,他所在的企業也在全力探索智能化生產線的改造和升級,先后與日本、荷蘭等企業合作,打造了生產汽車車橋前軸、制動鼓輪轂等智能化生產線,“原來需要11個人干的活現在1個人就可以了,產品的精度、質量大大提高,企業的人工成本也降了下來。”張建華說。

人工成本的下降讓他們有了更多可投入智能化改造的資金,繼而也提高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并不是說企業只要在智能化改造上進行投入就立馬能見到收益,有時候企業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張建華說,如今政府加大了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讓他們收獲了更多的信心,他建議除了政策支持外,政府應在企業稅收優惠方面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并在對企業充分摸底調研的基礎上,對優質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幫助解決研發資金投入、融資難等問題。

市人大代表 崔永華

大力促進物流裝備產業發展

市人大代表、青島中瑞物流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永華告訴記者,今年上會,他很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壯大“956”重點產業集群,而現代物流就是其中的一個優勢特色產業。他今年上會帶來的建議正與現代物流業相關。

崔永華稱,專業物流裝備器械是現代物流業的“標配”,這些專業裝備多是鋼制產品,具有可折疊、可嵌套、可循環使用、使用年限長、運營成本低等特點。“隨著國內物流、快遞行業的不斷發展,使用專業物流裝備器械的規模和范圍逐步擴大,但缺少相關行業、國家標準。”崔永華建議,青島應率先引領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起草、制定。

“具體來說,政府應充分認識到這一行業巨大的市場容量,提出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調研,指導、引領該行業發展。”崔永華說,政府可以考慮建立專業物流裝備器械工業園區,集聚一批高水平物流裝備器械企業,做好配套工作、資源共享,提高綜合競爭力。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國際大型快遞、物流企業來青島設立大型物流周轉中心,使物流裝備器械行業與物流周轉中心的發展互相促進,構成良性循環。促進企業與青島以及國內相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強強聯合,共同推動現代物流產業率先走在前列。

市人大代表 方修君

打造智能化生產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引導企業實施數字化升級改造,推進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示范項目建設等,這為制造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市人大代表、青島方正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方修君告訴記者,智能制造用一種通俗的方式來說,就是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其產品可實現一致性、通用性、互換性,用自動化的生產線來代替人工生產,確保產品的精度更高、效率更高。

方修君稱,他所在的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智能制造的探索,每年在科技研發方面投入數百萬元資金,“我們還把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和一部分的企業利潤投入到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打造出了國內第一條生產汽車空氣懸架導向臂產品的智能化生產線,原來需要30個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3~5個人,效率是原先的8~10倍。”方修君說,今年他們計劃在已有的智能化生產線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把其他零部件的生產線也打造成為智能化生產線,并探索打造全自動機器人焊接生產線。

方修君建議,企業通過打造智能化生產線,首先可提高效率降低人工費用,把節省下來的成本多投入到科技研發和生產線升級,政府也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時希望政府在稅收減免方面給予制造業企業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