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微觀察丨美好難忘的冰雪記憶
2月14日晚,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落下帷幕。
在本屆精彩絕倫的冰雪盛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2金27銀26銅的成績,拿下金牌榜和獎牌榜雙料第一,創造了亞冬歷史最好戰績。
△2025年2月7日,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黑龍江哈爾濱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
在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習近平主席熱情邀約,祝愿大家“在這里留下美好難忘的冰雪記憶”。
冰城“爾濱”,見證著亞洲人民深化交流互鑒、增進友誼的熱切奔赴。
亞冬會是一個冰雪運動的競技舞臺。
本屆亞冬會,中國健兒在11項比賽中包攬金銀銅牌,11次讓三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鮮艷奪目的“中國紅”,不僅在賽場熠熠生輝,更在億萬國人心中高高飄揚。
與獎牌相比,更可貴的是體育精神。
習近平主席在本屆亞冬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說:“冰雪運動的魅力,關鍵在激情和協作。”
△中國選手徐夢桃參加本屆亞冬會比賽
我國運動員徐夢桃成為中國雪上項目首位全滿貫獲得者,在本屆亞冬會奪冠時,“我還是第一嗎”響徹賽場;在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保羅·亨利·維厄當摘下銅牌,這是泰國代表團歷史上首枚亞冬會獎牌;首次征戰亞冬會的沙特和柬埔寨的運動員們,用行動詮釋著冰雪運動跨越地域的凝聚力……他們用堅持和熱愛,展現了體育的力量,激勵著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書寫著亞洲冰雪運動的新篇章。
亞冬會是一座亞洲文明交流的橋梁。
“紛飛的雪花千姿百態,不同文明也各具風采。”習近平主席說,亞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匯聚之地,我們要推動彼此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具有“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冰雪盛會,本屆亞冬會不僅展現競技體育的魅力,更為亞洲國家和地區交流對話、建立友誼搭建了平臺。
△被亞冬元素裝點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吸引游客前來打卡。
在松花江畔的冰雪大世界,中國天壇祈年殿、新加坡魚尾獅、印度泰姬陵、卡塔爾盧塞爾體育場……亞奧理事會成員國家和地區的地標景觀,以冰雪為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們見面,勾勒出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美好畫卷。
印度選手錢德拉·穆利·丹達感慨,亞冬會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交朋友,讓不同文化的人喜歡上中國文化。土庫曼斯坦代表團團長古爾沙特·雷杰波娃說,亞冬會讓我們有機會與其他亞洲國家進一步交流,加深了解,也增進了我們之間的友誼。
伴隨著這首冰與雪的交響曲,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爾濱”,吃餃子、買年貨、賞冰燈等,感受年味與亞冬元素的融合,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亞冬會是一扇展現中國開放包容的窗口。
本屆亞冬會閉幕式上,沙特阿拉伯的8分鐘表演展示了沙漠與冰雪的奇妙結合,折射出冬季運動正在向更廣闊地域拓展。
△2025年2月14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閉幕式上,下一屆亞冬會主辦國沙特阿拉伯帶來文藝表演。
作為下一屆亞冬會的東道主,沙特對于中國的辦賽能力尤為關注。沙特代表團團長艾哈邁德·本·杜瓦希表示,“中國在舉辦冬季體育賽事方面很有經驗,在組織體育賽事上總是給我們帶來驚喜,我們希望向中國取經。”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本屆亞冬會首次實現100%使用綠色電力,充分利用風能與太陽能,推動了冰雪文化的綠色轉型。這種低碳辦賽理念不僅體現了中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也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的自動化切冰設備到智慧機房數字化監控系統,從非遺文化的國際化表達到“植物彩色冰”使冰雕藝術更環保,亞冬會展現了我國在科技、文化、經濟和生態領域的全面發展。當激情澎湃的體育盛會遇上“熱辣滾燙”的冰雪游,人們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正在成為哈爾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對外開放的新紐帶。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暢游這片熱情洋溢、開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尋中國式現代化足跡”。
△2025年2月14日,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落下帷幕。
“春暖冰城,情動亞洲”,哈爾濱的冰雪正在消融,但亞冬會播下的友誼種子正在生根發芽。從哈爾濱到特魯吉納,從專業選手到普通民眾,冰雪運動正在亞洲大地上綻放異彩,“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的精神也將永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