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亞冬會圓滿落幕!中國代表團創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冰雪盛會帶動冰雪經濟更好發展
2月14日,飽含激情與活力的哈爾濱亞冬會在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屆亞冬會共收獲32金、27銀、26銅共計85枚獎牌,位列本屆亞冬會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創造了亞冬會歷史參賽最好成績。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王磊在總結中國隊本次亞冬會表現時,提到了老將的堅守以及新人的崛起。不過,在他看來,亞冬會作為一次重要“練兵”,暴露了中國冰雪軍團沖擊米蘭冬奧會的問題和短板。而競技賽場之外,亞冬會這場亞洲冰雪盛會也成為中國冰雪經濟加速發展的催化劑。哈爾濱作為賽事主辦方,在賽場外搭建起的一場“冰雪狂歡”,展現了中國冰雪驚人的發展活力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冰雪健兒閃耀亞冬會
哈爾濱亞冬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2金27銀26銅的成績收官,位列獎牌榜、金牌榜首位。不僅超越了上屆札幌亞冬會的成績,也超越了中國隊歷屆亞冬會的最好成績。同時,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第四次奪得“雙榜”第一。
放眼全亞洲范圍,在歷屆亞冬會上,單屆奪得金牌最多的是哈薩克斯坦代表團。他們曾在2011年亞冬會,作為東道主獲得了32枚金牌、21枚銀牌和17枚銅牌。本屆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創下的最佳戰績,成功追平了這一單屆金牌數紀錄。
回看過去一周多時間,中國冰雪健兒在哈爾濱的賽場上給世人帶來無數值得回味的瞬間。在速滑項目的男子5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高亭宇力壓群雄奪得金牌。賽后,拼盡全力的高亭宇在場邊累到嘔吐。但稍作休息后,他又登上了賽場參加團體比賽并摘得金牌。加上此前獲得的男子100米冠軍,他三天出戰三場決賽,奪得三枚金牌,成了中國隊本屆亞冬會的首個“三金王”。而隨著比賽的進行,中國隊又誕生了兩個“三金王”,分別是速滑中長距離的領軍人物寧忠巖和韓梅。
在雪上項目中,中國冰雪健兒更是不遑多讓。山東運動員李方慧頂替受傷無法參賽的谷愛凌出戰自由式滑雪女子U形場地技巧賽。結果小姑娘不負眾望,幫助中國代表團拿到賽事首金,也打破了山東亞冬會金牌零的突破。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個人空中技巧決賽上,北京冬奧會冠軍徐夢桃出戰,最終以90.94分的絕對優勢奪冠,成了中國雪上項目的首位全滿貫。中國選手一次次挑戰高難度,一次次拿到最高分,展現了超高水平,也贏得了觀眾和對手的喝彩。
滑雪登山是本屆亞冬會的新增項目,也是2026年冬奧會的新增項目,是一個以雪山攀登為主、滑雪為輔的冬季戶外運動。本屆亞冬會滑雪登山設置了男子、女子短距離和混合接力三項比賽,中國隊隊員居然包攬了這三項比賽的金銀銅牌,為明年的米蘭冬奧會做了很好的預演。
“冷運動”帶火“熱經濟”
亞冬會的成功舉辦,在全國范圍內再次掀起了一股冰雪運動的熱潮。從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到實現“三億人上冰雪”的發展目標,再到如今的風靡全國,冰雪運動已經成為國內不可忽視的運動項目。而冰雪運動帶動的冰雪經濟更讓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成為現實。
在總結本次亞冬會中國代表團表現時,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黨委書記王磊除了提到老將的堅守以及新人的崛起外,也表示,本次亞冬會是米蘭冬奧會前重要的鍛煉隊伍、培養人才和積累經驗的機會,亞冬會的參賽陣容也基本確定了米蘭冬奧會陣容。此外,他也提及這場亞洲冰雪運動盛會的舉行,推動了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快步走上新的臺階。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最新數據表明,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3.13億人,運動場地也從2022年的654塊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增加到了如今的1912塊滑冰場地、935塊滑雪場地。而截至2024年初,山東省就已建成滑雪場、滑冰館等冰雪場館123個,場地面積超40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16億元,覆蓋從大眾體驗到專業賽事的多元需求。
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中國的冰雪運動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亞冬會再次激發了中國冰雪經濟的活力,冰雪流量變為“經濟增量”。大伙熱議的“爾濱熱”早已火爆出圈,也是冰雪經濟發展的最典型案例。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44.7%。“冰城”利用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提振消費的思路愈發清晰。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杜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