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全市培樹市級以上最美勞動者(職工)506名
2月中下旬,青島將召開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2月13日,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工會第十四次工代會以來的工作情況暨第十五次工代會工作籌備情況。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洵、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 李麗、市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鄒杰到會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代表中基層和一線人員占82.6%
據了解,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將于2月中旬召開,會期3天,大會主要任務:一是對青島市總工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進行審議,總結好我市第十四次工代會以來工會工作的豐富實踐和基本經驗,謀劃好未來五年的工會工作。二是選舉產生青島市總工會第十五屆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青島市總工會根據《關于做好青島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組織人事工作的通知》,認真細致地組織了代表的選舉工作,差額選舉產生了大會代表467名,符合代表產生條件要求。
大會代表來自全市各級工會、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就業形態等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條戰線,有各級工會工作者、基層和一線職工、知識分子、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先模人物,有關方面的代表人士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的優秀人才。代表中,基層和一線人員386名,占82.6%,其中,工人代表比例較上屆增加一倍;女代表占39.2%; 少數民族代表占3.6%;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占22.1%,進一步增強了代表構成的廣泛性、代表性。
培樹市級以上最美勞動者(職工)506名
發布會上,同時介紹了青島市工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以來取得的工作成效。
開展系列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建勞模工匠、工會干部、專家學者為主體的宣講隊伍,打造了“匠心筑夢·薪火相傳”為主題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校園宣講品牌,各級工會組織宣傳宣講活動2000余場次。改造升級全市8家工人文化宮,建成勞模工匠展示館、工人運動紀念館,打造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76個、職工書屋(書柜)567個、惠工宣講點100個,累計建成全國工會職工書屋80個,市級職工書屋1179個,便利型職工閱讀站點77個,職工智能書柜121個。涌現市級以上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323名、五一勞動獎2500個、工人先鋒號777個,培樹市級以上最美勞動者(職工)506名。
深化“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推動設立全省首個7.26“青島工匠日”,成立“工匠學院聯盟”,印發《青島市產業工人賦能成長工作方案》,建成由1個省級、9個市級、26個區級工匠學院為主體的工匠學院矩陣體系,培育市級以上工匠511人次,儲備工匠人才9000余名,2024年許振超獲評“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勞動競賽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合示范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緊密融合,積極承辦第三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全國啤酒釀酒師職業技能競賽等世界和國家賽事,聚焦全市重大工程、重點產業等,開展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1萬余項,為打造新時代“工匠之城”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出臺“助力經濟發展十項措施”,打造“工友創業聯盟”,培育工友創業園228家。投入4300余萬元,深入開展東西部協作、助力鄉村振興成果豐碩。
已建會國有企事業單位、百人以上非公企業的職代會和廠務公開建制率動態分別保持在98%、96%以上。積極構建“123456”工會法律維權體系,成立“工會法律服務團”,開展各類普法專項行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3000余場次,覆蓋職工100余萬人次;免費為3800多家企業開展“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幫助企業發現勞動用工隱患、提出法律建議和解決方案,做法被寫入《山東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持續加大“零門檻”法律援助力度,辦理職工法律援助2.2萬件,挽回職工經濟損失3.8億元。持續開展“四季關愛行動”,累計籌集幫扶慰問資金4.71億元,慰問職工260萬人次,幫助2.1萬余戶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建設“工會驛站”“區域共享職工之家”“惠工家”等各類服務職工陣地2000余個,服務職工超千萬人次;集中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贈送18.1萬份職工互助專項保障。
深入開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建會入會等集中行動,全市實名基層工會組織1.5萬個、會員194萬人,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25.2萬人,廣泛開展“雙爭”、基層工會干部技能競賽等活動,全市工會社會化工作者動態保持在400人左右。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