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重大考古成果!青島瑯琊臺遺址被證實確為秦始皇所建

2024-12-23 07:49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閱讀 (17958) 掃描到手機

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又有重大考古成果!

12月21日上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瑯琊鎮瑯琊臺遺址發掘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和考古專家們在認真地查看發掘出來的建筑遺跡。寒風凌冽,81歲的劉老先生依然難掩興奮:“太好了!以前只有歷史文獻表明此處是秦始皇所建的瑯琊臺,現在終于有考古結果證實了。”21日下午,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舉辦的青島瑯琊臺遺址考古新發現論證會上,與會專家們一致認同,根據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經過比對證實,青島瑯琊臺遺址主峰的“大臺”主體是秦漢時期高臺建筑基址,就是秦始皇時期所建筑的瑯琊臺。此考古新發現證實了《史記》等文獻的記載,也是中國東部地區關于秦代建筑最重大的考古發現。

考古專家們正在查看瑯琊臺遺址發掘現場。

考古證實“大臺”遺址就是瑯琊臺

歷代文獻中對瑯琊臺的記載非常豐富。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南登瑯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瑯邪臺下,復十二歲。作瑯邪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

瑯琊臺景區內的秦始皇東巡雕塑

瑯琊臺遺址于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以來,為配合遺址保護規劃編制,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青島市黃島區文化和旅游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經過6年持續系統發掘,遺址的規模、布局及主要遺跡面貌基本呈現。

瑯琊臺遺址“大臺”東側的考古發掘現場

發掘區位于主峰的“大臺”、東部瀕海的“小臺”、山南的“窯溝”“臺西頭”和東南的“亭子蘭”等多個地點。遺址內主要分布有兩處大型臺狀夯土基址,即位于主峰頂部的“大臺”以及東部約1.2千米海邊的“小臺”。

發掘區位置示意圖 瑯琊臺遺址考古隊提供

“大臺”位于遺址中心河制高點位置,一直以來是考古工作的重心所在。此次經考古發掘證實,坐落在山頂的“大臺”主體是一座秦漢時期高臺建筑基址,始建于秦始皇時期。據發掘成果復原測量,最上層臺基東西長約61、南北寬約39米。建筑西側、東側被全面或部分揭露,臺基壁面可觀察到厚度8厘米左右、均勻的夯層,土質堅硬,夯面平整,工程質量極高。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基址遺存:“臺基三層,層高三丈,上級平敞,方二百余步,廣五里。”考古成果印證了文獻記載。

如何判定遺址是秦始皇時期修建?

考古學家是如何判定這些發掘出土的遺跡是秦代所建?對此,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瑯琊臺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呂凱告訴記者,通過目前發掘的這些建筑遺跡,可以發現構成“大臺”的建筑核心及外圍場地的夯土基址體量宏大,夯筑質量極高,可以判斷這都是高等級的大型建筑,而且經過了巧妙的設計規劃,體現了大型國家工程的標準。

另外通過出土的文物,以及建筑材料經過比對,大臺和窯址中出土的夔紋大瓦當和秦始皇陵、陜西櫟陽城、遼寧綏中姜女石行宮等遺址所發現的秦代大瓦當接近,當用于極高等級建筑。再佐以早先在此發現的秦代刻石,可判定為秦始皇所筑之瑯琊臺。

首次發掘出龍紋踏步空心磚等重要文物

考古還在“大臺”西側以及東側發現了登臺踏步、臺下房間、石鋪路面、排水設施及院落門址等重要遺跡。在靠近臺基西南角處發現了空心磚鋪成的登臺踏步,現存踏步磚共有6級,更為難得的是,在部分磚上還發現了凸線龍紋等紋飾。

秦代龍紋踏步磚在東部地區屬首次發現。

據專家考證,目前發現的秦代龍紋踏步磚,僅在關中最高等級建筑遺跡中有發現,在東部地區龍紋踏步磚尚屬首次發現,更加印證的此處的建筑等級很極高,其宏大的規模與秦始皇的地位相匹配。

劉慶柱老先生等專家在查看龍紋踏步磚遺跡。

此外,考古中還發現了大量秦漢時期遺物,主要為建筑構件,包括飾繩紋和瓦棱紋的簡瓦、板瓦,云紋和“千秋萬歲”文字的圓形瓦當等等。

“千秋萬歲”文字的圓形瓦當

竹葉狀灰巖作為裝飾使用。

而且,還發現了不少顏色亮麗,形狀美觀的竹葉狀灰巖,這種巖石呈現出自然的斑駁紋理,作為裝飾使用。記者登臺踏步遺址附近就看到這種巖石,放在左右兩邊進行裝飾。但是專家表示,這種石頭并不是青島本地所有,推測應該是外地運來的,專供此處高等級建筑使用。

石鋪路面下凹,專為排水設計

在山頂“大臺”東部發現秦代石鋪路面一處,南北向,寬1.95、現存長約15米,用經過加工、形狀規整的石塊鋪砌。

秦代的石鋪路面,西半部明顯下凹,轉為排水設計。

而且路面西半部明顯下凹,部分鋪路石塊呈弧形凹面。考古隊員在此處遺址附近發現一處與坡道同期且平行的東西向石砌排水道,有出水口與石鋪路面相接,因此可證實路面半部分下凹是秦代的建筑人員特意為排水如此設計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處石鋪路面石頭的排列非常規整整齊,甚至與近代的石鋪路面相似,而且路面特意將石頭設計成下凹形狀,讓人不得不感嘆兩千多年前勞動人民的智慧。

在路面北端還發現了一處下沉式房址,南依夯土臺基壁面,東部、北部有夯土墻,房內地面低于路面約2米,發現壁柱石礎,地面鋪方磚及碎瓦片,門朝東,兩側發現石柱礎,門外發現立瓦鋪裝的甬道。

立瓦鋪裝的道路非常整齊美觀。

立瓦鋪裝的道路非常有特點,之間一排排薄薄的瓦片立著緊緊排在一起,中間以及周邊均用一些規則的條狀石塊隔開,排列非常整齊美觀。

此外,在遺址發現多處兩列或三列并排的陶管排水管道,陶管體量普遍較大,推測在這里有較高排水需求的重要建筑。

發掘出多處陶管排水管道,體量較大。

“大臺”南側發現古代道路

考古隊員在發掘同時還進行了大量調查、勘探工作,并于“大臺”山體南坡發現古代道路線索。南坡零散分布的夯土通過局部解剖發現,結構與山頂建筑基址一致,其年代應與“大臺”同時,當與連接山頂建筑和山下窯址區的道路有關。

瑯琊臺山體多石少土,如此龐大的工程,用土基本要從山下運來,取土、運輸、夯筑和建造過程需要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乃徙黔首三萬戶瑯琊臺下,復十二歲,作瑯琊臺”的記載,考古發現正與文獻對應。

發現山東唯一可確定秦代磚瓦窯

此次考古發掘還有一個重大發現,是在山南部下面發現了10座窯址,西臨一條大型沖溝,當地稱此處為“窯溝”。10座窯址均為馬蹄形半倒焰窯,較大者長約8、寬約3米,由操作間-火膛-窯床-煙道組成,火膛平面呈三角形,窯床呈長方形,末端均有兩到三個半圓或方形煙道。部分窯室發現修補和改造痕跡,應多次使用。

在山下發掘出的秦代磚瓦窯址遺跡

考古隊員在窯址內部及周邊出土了大量殘斷或變形的板瓦、筒瓦、圓形云紋瓦當、素面方磚及陶管道等,形制與“大臺”的建筑材料基本一致。而且發現的大半圓形夔紋瓦當殘塊,圖案紋飾與陜西櫟陽城等遺址所發現的秦代大瓦當接近,當用于極高等級建筑,記者現場見到,一件大型夔紋瓦當的復原直徑超過80厘米,專家稱為目前所見秦代瓦當之最。不過,窯址區內沒有發現“千秋萬歲”文字瓦當,可能說明這類文字瓦當年代較晚。

此處陶窯為秦代磚瓦窯,而且專為山上、山下的建筑提供建筑材料。“窯溝”的發掘為“大臺”的建筑年代和分期判斷提供了實證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窯溝”也是目前山東地區唯一可確定的秦代陶窯遺存,出土的磚、瓦等構件具有標準器的意義。

在山下發現階梯式建筑群

此外,考古隊員通過調查勘探,在“大臺”山下正南方、秦代窯址區東北部,發現了一處面積較大夯土基址,基址地勢高亢開闊,現存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近5000平方米。因此處位于臺西頭村西部,因此將此處發掘區命名為“臺西頭”地點。

平面上可觀察到最上一級夯土分為多個部分,位于發掘區西北部的夯土質量較高,基坑下挖較深,夯土結構及夯層厚度均接近山頂建筑基址,平面形狀呈規則的南北向長方形,寬約9米,長度超過22米,向北延伸出發掘區。其上可能原有房屋建筑,但由于晚期破壞嚴重,現存夯土面未觀察到柱礎、墻體等與房屋建筑有關的跡象。長方形夯土區外圍大部為較薄墊土,局部為整平的生土,未見明顯夯打痕跡,可能對應院落或室外活動場地。

“臺西頭”發掘區,可見夯土質量較高。

在這里除了出土了板瓦、筒瓦、瓦當等以外,同時還出土了盆、罐等生活用器,結合對夯土結構的判斷,此處建筑與“大臺”基本同時營建。

根據勘探情況,目前發掘的建筑基址位于一處規模龐大的建筑群東北部,發掘區以西、以南,尚有多處夯土集中區域,共同組成了一處背山面海的階梯式建筑群。

“小臺”應與重要歷史事件有關

“小臺”位于“大臺”以東,瀕臨大海,現存夯土依托東側自然山體夯筑而成,夯土同山體構成直徑200余米、平面略呈橢圓形、頂部平坦的高臺。地面及表土層下瓦片等遺物極少,與瑯琊臺頂存在明顯差異。

在“小臺”發現部分夯面可見密集的圓形圜底夯窩。

由于夯土部分已被覆土保護,僅能通過探溝等形式進行小面積發掘。部分夯面可見密集的圓形圜底夯窩,直徑6~7厘米。不過整體來看, 夯筑質量遠不如山頂高臺建筑。夯層中發現繩紋瓦片及素面磚塊,推測夯建年代可能較早。

“小臺”中心基本位于“大臺”的正東方向,就其龐大夯土體量來看,亦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應是有特定目的、有完善規劃、有重要作用的大型工程,當與重要的歷史事件有關。不過,其具體年代及性質還需進一步工作來揭示。

“亭子蘭”發現戰國建筑基址

“亭子蘭”地點位于瑯琊臺東南方向,臨近海岸,據臺頂中心點約1100米。在先期進行的考古調查中,于沿海斷崖上發現了一處陶片堆積,隨即在其北部進行勘探,發現了大量瓦片堆積,推測與古代建筑有關。所在地形整體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狀,發現的遺跡主要有長廊建筑基址、院墻基槽和滲水池等。

長廊建筑基址現存長度超過90米,南北寬約5米,西部被現代建筑破壞。基址南北兩側溝內發現密集的瓦片堆積,部分板瓦、筒瓦保存完整且互相扣合,應為建筑塌毀的原生堆積。推測其上原有覆瓦兩面坡頂的“檐廊式”建筑,建筑倒塌時,南北兩側房頂的板瓦、筒瓦等滑落于兩側溝內。長廊式建筑基址東側發現長方形基槽一處,基槽內以碎陶片和土相間鋪墊,推測為一處院墻遺跡,院落瀕臨大海,現僅存其西南角。

考古發掘出土的圓形云紋瓦當 瑯琊臺遺址考古隊提供

出土遺物絕大部分為繩紋板瓦、筒瓦及半圓形素面瓦當等建筑構件,另有少量陶豆、鼎足等陶器殘件,根據遺物特征推測建筑遺存年代為戰國時期。

今瑯琊鎮可能就是秦漢瑯琊郡城遺址

在發掘的同時,考古隊對瑯琊臺遺址周邊進行了詳細的區域系統調查和較全面的勘探,對照以往的工作成果,力求摸清瑯琊臺周邊區域的古代遺跡分布情況,尤其注重尋找瑯琊郡城的相關線索。

通過調查,今瑯琊鎮附近的戰國至秦漢時期遺物較豐富且分布集中,當存在規模較大且具備一定等級的聚落,應是秦漢皇帝東巡瑯琊臺重要的駐蹕之處。在古代海平面長期高于現代的情況下,今瑯琊鎮與瑯琊臺之間可通過季家嶺一線高地連接,恰在此處也發現了秦漢時期道路的線索,今瑯琊鎮及周圍區域或許與齊瑯琊邑及秦漢瑯琊郡城有關。

意義:瑯琊臺是秦朝最高等級的國家工程

21日下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舉辦了青島瑯琊臺遺址考古新發現論證會,除了劉慶柱老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劉瑞、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副院長、研究員游富祥等近10位專家,以及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孫波,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考古處處長蘭玉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書記孔勝利、副院長徐波,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局長韓大鈞等領導均到場參加。

青島瑯琊臺遺址考古新發現論證會現場

瑯琊臺是始建于始皇二十八年,后經漢武帝進一步營建的秦瑯琊臺遺址的核心所在,是目前經考古確認的時代最早的統一秦帝國大型國家工程,填補了秦漢時期關中以外高臺建筑考古的空白。

瑯琊臺是秦漢時期“乃撫東土”鞏固與維護帝國東部疆域統一的核心建筑,是兩千多年前統一王朝從陸地走向海洋,“乃臨于海”不斷發展的海洋意識與海洋戰略的實證。

瑯琊臺遺址發掘區示意圖 瑯琊臺遺址考古隊提供

秦漢皇帝對山東沿海的巡視和祭祀活動具有強烈的政治意味,東巡即是加強王朝對東方地區控制的重要手段。作為秦漢皇帝巡視山東的重要地點,瑯琊臺遺址一系列考古新發現充分體現了今山東地區在秦漢統一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反映了齊魯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說,從文獻記載看,秦始皇在統一之后建了一系列建筑,在考古資料中瑯琊臺是目前可以確定的秦統一后營建最早的建筑遺產,是為了國家大一統而建設的國家建筑工程。結合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可證明了這里是秦始皇統一以后營建的最高等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