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下旬,青島進入“兩會時間”。青島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于1月19日至22日召開。青島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于1月18日至21日召開。一年一度的市兩會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于團結...
市人大代表冷全:加快農村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
代表委員好聲音
讓鄉鎮污水處理廠“動”起來
市人大代表冷全建議加快農村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引進新技術完善監管機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建制鎮為重點,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于這些治污內容,市人大代表、青島修和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全感觸頗深,近年來,他一直關注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行效果,今年上會也帶來了相關的建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以建制鎮為重點,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內容,我完全贊同,舉雙手支持。現在鄉鎮經濟在不斷發展進步,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農村的配套設施也在逐漸向城市靠攏。作為農村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鄉鎮的污水處理廠不僅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也關乎生態環保戰略,同時也是民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冷全說,近年來,青島市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腳步也在不斷加快,但運行效果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有一些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維狀態不理想,處于“沉睡”狀態。
冷全介紹,鄉鎮污水處理廠在運行中存在一些困難。首要面對的就是治污資金不足、設備相對落后,有的地方由于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建而不運”“運而不足”;有的企業在線監控裝置運行的質量、管理水平、數據準確性達不到環境監管要求,倒是存在偽造和篡改監測數據的行為。
“其次,對污水處理的組織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冷全稱,盡管造成污水處理廠建成后不能正常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子”還是投資建設管理體制不完善,比如污水管網不健全、雨污分流工程不到位、設施運營管理機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專業化管理等。此外,部分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確定、技術選擇、管網配套、集中處理與分散布局等項目可行性研究也要進一步提高。
冷全建議,隨著農村“廁所革命”的不斷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需要進一步提高終端配套,應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資金的投入力度,理順價格政策和財政補貼機制。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對污水處理站進行改造,引進第三方機構運行和維護,完善監管機制,集中整治篡改和偽造監測數據等行為。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監管能力,強化環保、公安等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