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人文青島特別策劃|老報紙里的中秋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青島中秋景象

2024-09-15 12:11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55335)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 實習生 葛曉彤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無論是超市,還是市場上,過節的時令食品和水果,以及節慶的燈籠等裝飾,都在向市民展示節日的風采。

那么,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秋節,老青島人是怎樣過節的呢?半島全媒體記者赴青島市檔案館,查閱了大量的老報紙,有趣的是,當年的報紙設有中秋節的專刊專號,刊發了不同題材、不同角度的中秋節解讀作品,內容生動活潑,有的文章觀點犀利,雖然時代已經發生巨變,但當年報紙上的一些故事和傳說,至今仍在流傳。另外,專版上還有一些插圖,簡潔而生動。

1

食在中秋

中秋團圓夜,賞月吃月餅,是必備的過節儀式。

在青島新民報1948年10月8日的中秋專號上,第一篇文章就是《嘴運亨通話中秋》,作者龍公稱:“世界上要談起吃的這一門來,我們中國人看首屈一指,吃的花樣之多,足令人目眩神迷,而狼吞虎咽的情緒尤令人欽佩不已!”作者覺得,到了某一個季節,即有某一種食品出現,你一見到元宵、粽子、月餅等等,即不啻在對你暗示季節。無論過節也好,過年也好,反正不出“嘴運亨通”四個字的范圍。

而在引鳴創作的《一年容易又中秋》中,則對吃的食物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當你看到“月餅上市”的字樣,你便理會到這是快到中秋了,中秋節,是一年之中多么好的一個季節呀!天氣雖然是在秋令,別看那颯爽的球風在吹著,人們只感覺到有點清涼,并不怎樣難過,在這時候,田地里的農作物都已獲到場院里了。所有的果實,也全在這時候長成,鮮艷的蘋果,碩大的桃子,那金黃色的柿子,或紫或白的葡萄,五光十色的在那果販攤子上陳列著,只要你從旁走過,那一股子說不出的清香氣味,會由你的鼻孔中,沁入了心臟。

在1948年9月17日的《民治報》中,作者魯莽寫了《談吃中秋節》一文,作者認為中國人好吃成性,由來已久,往往假借著良辰佳節,大吃特吃一頓。“你看看市上的雞鴨魚肉,以及水果月餅,堆積的如丘如陵,完全是應節而來的,如果不是好吃的話,這些東西,究竟到哪里去了?我敢武斷說一句,絕不會把它填了海,喂了魚,早晚都得裝了有錢人的肚子里去,你放心,一點也不能留剩”。

當然,中秋節吃的是一種心境,尤其是需要月圓,更需要團圓。

“到了夜晚,那蔚藍的天空,高高的掛著一輪冰盤似的月亮,著時候的月色,好像比較平日格外光亮些”。我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到底是為什么呢?

在引鳴看來,這似乎是可以令人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我覺得這一定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欣逢佳節,在這美景良辰中,仿佛一切的一切,全都發在特別的活躍著,我相信在這中秋佳日,那真是普天同慶,將沒有一個人不是在歡欣鼓舞著,大抵人們在這將近佳節的前幾日,全都是在計劃著,將怎樣過這一年之中唯一的好佳節,沽酒買肉,更有那應時的月餅,到了這明月當歌的時候,一家老幼團聚,天上月圓,地下人圓,人生覽月當頭,有一種從內心里發出來的愉快,實在不是可以言傳,更不是語言所能形容得出的。我愛中秋節,我更愛有中秋節的明月,這雖不是千載難逢的月夜,一年之中,又難的有第二個這樣的季節呢!”

是的,在當年時局動蕩的青島,一度人們無心過節,尤其是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引鳴記得,當時正在風聲鶴唳之時,一個大好的中秋節,也不知有多少人白白地丟失了。“那時青島五十多萬的居民,差不多逃走了三分之一,那一輪分外明的秋月,似乎是受了人間的影響,好像減去了不少的光彩,仰首而望,不但沒有什么好看的,反使人感到凄涼起來,一樣天邊月,怎么會那樣的今夕不同呢?我知道,這全是人們情緒的關系,各樣的果實,各色的月餅,一點也感覺不出美味,更說不出是辛酸,是苦辣來”。

2

樂在中秋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還有一項就是娛樂。

“中國自古是以農立國的,所以二十四個季節,都是對于農事有關。后來人們便把它當做專門享樂的日子了。如立春吃薄餅等,都慢慢地由勞作而變為享樂。中秋也是這樣,因為農民們有這種經驗”。當然,之所以能夠在飲食上有如此多的樂趣,就是因為中秋是個節氣,能夠祈求豐收。自古便以中秋夜之晴雨上次年元宵之陰晴,故諺云: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蔡云《吳歈》云:悶悶中秋云罩月,嘵嘵元夜雨淋燈。誰知籬豆花開日,養稻正需水滿塍。可見在從前這種季節,并非專為人們享樂的。

中秋節期間,青島天后宮柳茂腔藝術團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了《民俗戲曲展演》,在9月15日-17日(9:30-11:30)期間為觀眾帶來青島地方戲曲柳腔、茂腔的精彩曲目。

這種傳統由來已久,作者羅麟在《中秋節之應景戲》一文中,就提到了我國年有多節,“每節有神話存焉。余喜觀劇,惟于應景戲則雖不欲費此功夫,以其年年如此,而劇中情節,千篇一律”,比如點綴七夕之天河配,七月十五之盂蘭會等。中秋舊京戲班,也會在尋常戲中尋找帶有八月中秋詞句點綴的曲目。如含有中秋意味者首曰《捉放曹》,以曹操上場即唱“八月十五桂花香”,而呂伯奢亦唱“月到中秋分外光”之句。武家坡老生唱“八月十五月光明”為述說往事,而白蟒臺南天門生旦各有“八月十五把壽拜”之唱詞。長生殿遨月宮,當為點綴中秋佳劇。嫦娥奔月雖不必在八月中秋,但既劇中有月,似亦不妨引為應時佳劇。至貴妃醉酒中既有“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與“奴本嫦娥離月宮”之句,似亦在八月中也。

3

醉在中秋

中秋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中秋節有的是美食,也有娛樂和心境,更有那流傳下來的傳說,甚至有作者都走入夢境,如《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一般,闖入天上廣寒宮,與嫦娥對話。

作者名叫景生,他很喜歡有關中秋節的傳說,所以先后在兩家報紙分別發表了不同內容的文章。

在《月中勝跡》中,作者提到“光陰如水,又屆中秋矣,爰述月中勝跡,以博君子一樂”,隨后便描述了月中勝跡,如:

月中仙桂——月中有仙桂一株,四時皆花,高五百尺,粗數十圈,蔭散滿庭,葉厚如玻璃,色透明,風起時,鏗鏘作響,聲聞數里云。

月中樵夫——月中有樵夫,持巨斧砍桂樹,其創口隨砍隨合,蓋河西有吳剛者,奉令砍此樹也。

月中宮殿——月中有宮殿巍峨高峻,為人際罕到之所,玉宇瓊樓,高不勝寒,門上有字題曰“廣寒清虛之府”,昔唐明皇與申天師,當于中秋之夜,游賞此宮。

月中蟾蜍——月中有蟾蜍,其形如蛤蟆,背黑色,壽長三千歲,頜下有丹書八字,頭上有肉角,或謂為嫦娥之化身云。

月里嫦娥——月中有嫦娥,貌若仙子,蓋后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既歸,其妻嫦娥竊其藥而食之,遂奔入月宮,為仙子云。

月外銀河——月外有銀河繞之,波濤萬頃,茫茫無際,每年七月七日,群鵲填河,以翼架橋使牛郎織女相會于此。

月中玉兔——月中有玉兔,紅眼,長耳白毛,其身直立高于人等,依桂樹根下,以二前足抱杵搗藥,終年不休,蓋為月中瑞獸云。

這些傳說,至今仍在流傳。或許因為喜歡讀書,也對傳說十分熟悉,所以景生在一日讀書時,夢見了進入廣寒宮的情形。寫下了《月宮游記》。

“中秋之夜,露重風寒,扶幾牘書,倦極欲寢,恍惚至一新境界,經大梭羅樹下,遇一銀河,兩岸山姿挺秀,河腹怪石突兀,波浪掀天,踏波而過,道路平坦,光明如鏡,沉香亭畔,白玉欄桿,萬紫千紅,落英繽紛,目為所眩,無何瞥見樓宇蟲蟲,云霧彌漫,非復人世間也”,夢中闖入廣寒宮,景生的所見所聞與那些勝跡全部重合,圓門上有篆書題曰“廣寒宮清虛之府”,“既聞宮墻內音樂嘹亮,悅耳蕩心,蓋奏倪裳羽衣曲也,入一寶殿,玳瑁為梁,珊瑚作掛,燒巨燭如畫,光芒萬丈,即昔唐明皇遨游之地耳。有宮女數十,羅衣單榖,珠翠明珰,導嫦娥降玉階出迎,余舉目上看,容華絕代,似曾相識者,邀余至深宮,瑪璃鋪地,金碧輝煌,衾枕帳幔,蘭麝薰心,水晶庭上,酒果紛陳,酌我以巨觥”。

進入仙境的景生遇到了嫦娥,并與她攀談起來,聽嫦娥講述自己的經歷和凄苦:私述中秋寂寞月宮清冷,舉目苦笑,無人無歡,繼述與其夫意見相左,昔年曾赴王母大筵,竊得仙丹一壺而還,交伊收藏,香入心脾,伊竊食之過半,飛升天上,原翼脫此梏械智家庭,誰知受此天上之孤另,言下唏噓,自嘆命薄,若不勝苦者,余謂卿置身天上,群仙領袖,亦復何恨,百端慰藉,依依難舍。

兩人相談正歡,突然來了天兵天將,把作者圍了起來,“正傾談間忽傳有值年神,巡視廣寒宮,謂有藏匿下界人者,既至深宮,指余曰,前度狂郎今又來也,面面相覷,無可逃避,乃掣壁上寶劍,且戰且走,風火輪哪吒,神犬楊二郎,托塔李天王,率領天兵十萬,相繼而來,余身陷重圍,力戰六將”。這段描寫與《西游記》中的場景如出一轍。

“忽聞一聲雞鳴,張目四望,樹梢滴翠,斜月猶明,墻根蟋蟀唧唧,似助余之愁思者,所謂天宮也者,一無所有,原來一場大夢也。”

夢醒后,仍是中秋明月夜,這篇文章描寫得非常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