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家電“煥”新顏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拆舊、回收、搬運、拆解……一條家電循環再生的產業鏈讓更多人看到了希望,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后,各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紛紛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推動政策落地。6月15日,青島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正式發放,青島市統籌資金1.5億元,用于家電以舊換新,而這條產業鏈也必將為更多人就業帶來新機遇。
7月13日,青島李滄區一處廢舊家電回收倉庫內,工人們正在搬運剛回收來的舊家電,存放在這里的家電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編號數字,這個編號會被記錄在案,統一上傳到的后臺系統進行登記。場地上的舊家電可謂是五花八門,地上堆滿了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燃氣灶、熱水器等各種家電用品,還有電風扇、錄音機和游戲機等,從家電款式可以看出來百姓生活的提高以及家電的成長史。這些廢舊家電堆在一起看似是破爛,但是在這里的老板嚴小衛眼中可是“寶貝”。“我從2009年開始從事家電回收到至今,可謂是見證了家電產業的起起落落,現在以舊換新政策利好,產業鏈也在逐漸增長,刺激消費市場的同時,也讓舊家電再循環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促進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以舊換新不僅增加了回收企業、拆解企業的業務量,同時也倒逼他們對自己的設備進行升級,而智能化改造尤為突出。”青島吉吉收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嚴小衛說。
一天回收的舊家電,統一送到位于李滄區的青島吉吉收環境公司
忙碌的家電回收員
在倉庫里搬運舊家電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上門回收家電的工人趙師傅每天早晨七點多就開始出車上門回收家電,每天幾乎是跨越整個城區,每一戶都是提前一天聯系溝通好,約定幾點去上門,做好登記表,從早忙到晚幾乎風雨無阻。趙師傅表示,遇到一些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上下七層樓扛著洗衣機到車上。“曾經最多一天收了60多臺洗衣機,下樓時最累,最愁人就是滾筒洗衣機,重量在100多斤以上,碰上窄的樓道,只能自己硬扛下來,一天下來腰酸背痛,忙完回家后感覺吃飯的力氣都沒了,躺在床上就睡著了。”趙師傅說。
據了解,嚴小衛回收舊家電公司的倉庫占地約3畝,此處只是臨時的中轉站,在青島,這些廢舊家電的終點是分別運送到位于西海岸的龍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萊西姜山一處理中心,在那里家電會被逐一地進行分解,再經過不同的工藝加工后成為再生材料,應用于汽車、家電、日化等領域,實現再生利用。平時每周送貨一次,忙碌高峰時,兩三天就去送貨。
龍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總表示,青島這次以舊換新實現從家電生產企業端到拆解廠,實現整個產業鏈以舊換新再循環閉環。如今以舊換新的產業鏈很智能化,購買家電的用戶只需在云閃付搶券下單后,用戶到指定的以舊換新換新家電商場下單付款,商場銷售家電的工作人員在德鑫云回收小程序報單,德鑫云程序服務人員給上門回收師傅派單,回收師傅會根據手機端的信息地址進行上門回收,商場根據拉舊家電完畢的信息進行上門送貨,上門師傅回收完畢后直接送到拆解廠,這就是我們一套完整的閉環回收拆解程序。公司的小程序,從下單購買、回收,拆解,總體實現了回收、拆解一體化,充分體現了全方面的科技智能。
記者通過多次拍攝看到,現在島城天氣炎熱,上門回收家電的工人衣服不僅要被汗水濕透,在搬運熱水器、洗衣機的過程中,里面殘留的水經常把工人師傅的全身澆一個透心涼,師傅們只能現場進行簡單處理后,根據訂單需求,前往下一個客戶家中,進門前還是按照規定戴好鞋套,進屋搬運舊家電。
目前,拆舊、回收、搬運、拆解……一條家電循環再生的產業鏈讓更多人看到了希望,而這條產業鏈也為更多人帶來新機遇和就業的機會。現在這些回收家電的工人上門拆卸空調、熱水器等家電數量增多,他們可能對“以舊換新”“低碳循環”“刺激消費”,這些當今的經濟術語理解不透徹,但是訂單多了,活多了,出行的裝備也升級了,以前的小三輪車,換成了現在小貨車、大貨車,收入也增多了,日常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對工人師傅是最實際的回報。
趙師傅一天扛了60多個洗衣機,臨近下班時有些累
趙師傅忙得滿頭大汗
這些破舊家電,在嚴小衛眼中都是寶貝
夏日炎炎,嚴小衛在整理舊家電
龍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拆解洗衣機流水線
工人正在分揀破碎料中的銅線
回收的老舊彩電
回收的油煙機登記編號
窄小的樓道搬運洗衣機
家電回收員將舊洗衣機運走
回收家電,每天根據登記表上門
上門都戴著鞋套
7月13日,廢舊家電統一運送到萊西姜山一處理中心
7月14日,位于李滄區的回收家電倉庫內,工人們搬運舊冰箱
剛上門收的洗衣機,上面清晰寫上登記編號
拆解冰箱流水線
分揀廢料
7月9日,位于西海岸的一處拆解廢舊冰箱的生產線上,工人正在分揀破碎料中的銅線。
7月13日晚8時許,忙碌一天的工人開始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