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酒=致癌物翻倍?9月“科學”流言榜來了
原標題:咖啡+酒=致癌物翻倍?9月“科學”流言榜來了
燙傷后用抹醬油、涂牙膏等
“土辦法”處理,傷口好得快?
晚上吃姜賽砒霜?
咖啡+酒=致癌物翻倍?
癲癇發作時,要趕快用東西堵住嘴?
……
9月“科學”流言榜
一起來了解
↓↓
1.燙傷后用抹醬油、涂牙膏等“土辦法”處理,傷口好得快?
流言內容:如果被燙傷了,就在傷口涂上醬油,抹點牙膏,這些“土辦法”處理燙傷效果很好。
真相解讀:這種做法很容易刺激傷處導致疼痛,甚至還可能造成感染,影響創面愈合。
遇到燙傷、燒傷,正確的急救方法是“沖、脫、泡、蓋、送”五步法。也就是,第一步沖,先用自來水沖洗15-20分鐘降溫;第二步脫,小心脫掉衣物避免弄破水泡皮(也可直接剪開衣物);第三步泡,用涼水浸泡止痛;第四步蓋,用干凈的敷料或衣物覆蓋創面;第五步送,迅速將患者送醫救治。
燙傷愈合過程中也要遵醫囑換藥,千萬不要根據偏方自己亂抹藥。(來源:科普中國、科學辟謠)
2.晚上吃姜賽砒霜?
流言內容:“早晨吃姜賽參湯,晚上吃姜賽砒霜”,姜是辛辣食物會加快人體血液循環,晚上吃姜等于吃毒藥。
真相解讀:晚上姜湯賽砒霜說法太夸張,適量吃不要緊,大量食用可能影響睡眠。
生姜富含辣椒素揮發油、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并且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姜辣素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姜烯、姜酮等有明顯的抑制嘔吐作用,因此姜不僅是調味料,其對人體健康也有益處。
不過,姜辣素對人的心臟和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擴張。如果晚上吃太多,可能會讓人感到精神興奮,從而影響睡眠。但是,并不會嚴重到“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程度,所以,大家不必過于擔憂,晚餐少量食用影響不大,不過量就好。(來源:科學辟謠)
3.咖啡+酒=致癌物翻倍?
流言內容:咖啡中含有致癌物,酒也是致癌物,因此“咖啡+酒”的搭配是雙倍致癌,最好不要喝。
真相解讀:“咖啡致癌”的說法主要是因為烤咖啡豆的時候會產生丙烯酰胺,一種2A級的致癌物。但丙烯酰胺并不是咖啡豆特有的,只要高溫煎炸或烘烤(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的食物,都會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雖然丙烯酰胺是2A級的致癌物,但目前丙烯酰胺在人體的致癌風險依然是有爭議的,結論并不明確。即使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它致癌,也需要長期大量攝入。換算成咖啡每天得喝幾十杯才可能產生致癌風險,所以不用過度擔心。
“咖啡配酒致癌”主要針對其中的酒,酒精量和致癌風險呈現明顯正相關。從防癌角度來看,建議大家滴酒不沾。但如果酒精度數很低,風險其實也不是很大。
以最近爆火的醬香拿鐵為例,根據品牌方宣傳,酒精度低于0.5%,據說在0.2到0.3度之間。以此計算,每杯拿鐵里酒精含量大約為2毫升。按照美國官方的建議,女性每天不超過一份酒精(18毫升),男性不超過兩份(36毫升),那大概相當于9杯或者18杯醬香拿鐵的酒精含量。就算再愛喝咖啡,也很難有人每天能喝到這個量,所以不用擔心咖啡配酒會加倍致癌。(來源:微信公眾號菠蘿因子)
4.癲癇發作時,要趕快用東西堵住嘴?
流言內容:癲癇病人發病時,為了避免咬傷舌頭,應當及時在嘴里塞上東西避免咬傷自己。
真相解讀:這種做法不科學,可能還會造成窒息危及患者生命。
因為塞嘴里的硬物可能會劃傷口腔導致流血,血液凝結進入呼吸道可能導致呼吸不暢,如果塞入口腔的物品被咬破,碎片進入呼吸道也很危險。
正確的做法是,讓患者側臥,用衣物等柔軟物品略微墊高患者頭部,陪伴等待觀察并計時,通常患者發病1-2分鐘就將緩解,如5分鐘后仍無緩解或停止抽搐后仍然神志不清,則應立刻呼叫急救。(來源:科普中國)
5.長期便秘會導致直腸癌?
流言內容:長期便秘,大便排不出去,糞便中的毒素無法排出,大便中的有害物質長時間與大腸粘膜接觸,會導致直腸癌。
真相解讀:便秘不是誘發直腸癌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與不便秘的人群相比,長期便秘的人群直腸癌的發病率并沒有提高。
得了直腸癌之后,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出現排便困難或排便習慣改變。例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由此可見,便秘是直腸癌的臨床表現之一,但這不代表便秘會誘發直腸癌。
雖然便秘不會增加直腸癌患病風險,但長期便秘可能是腸道在“求救”,當出現持續的排便習慣改變、便秘或不正常顏色的大便時,建議及時就診。(來源:科學辟謠)
6.心跳驟停,雙腿抬高搶救法有效?
流言內容:有人倒地不醒、呼之不應、無聲無息時,迅速放平病人上半身,高抬病人雙腿至45度以上90度以下,只需1分鐘左右,病人便可蘇醒。
真相解讀:這種說法不正確,遇到有人心臟驟停,正確的急救方法是立刻進行心肺復蘇。
針對心搏驟停,所有的搶救方式都是為了迅速先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與人工呼吸,保證被搶救者重要臟器的血液、氧氣供應不要中斷太久,這個過程要爭分奪秒,不然就可能出現腦損傷,而抬腿對此并無明顯幫助還會耽誤搶救時機。
因此,應對患者迅速進行心肺復蘇,必要時使用除顫儀,而不是抬腿。(來源:科普中國)
聯合發榜: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科學辟謠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科學辟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