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著名抗日革命文化先驅周浩然:書寫浩然正氣

2015-04-20 11:1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小字體大字體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國難當頭,心系祖國命運的中華兒女,正是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肩并肩,手挽手,冒著敵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線,他們用熱血和生命澆鑄了千古不不朽、熠熠生輝的抗戰精神。在即墨地區,曾經組建過即墨抗日獨立中隊,經歷過毛子埠慘案,曾經發生過臥牛山狙擊戰……今起,本報開設《致敬,抗戰老老兵》欄目,重溫一下當年他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感人故事。如果您身邊有曾經參戰的老前輩,請您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5057386,讓我們一起聆聽烽火歲月里那些感人至深的英雄壯舉,讓我們永遠銘記偉大的抗戰精神,是我們永遠繼承和弘揚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這里,我們由衷向抗戰先烈和老戰戰士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革命的破壞,就是革命的建設;革命的犧牲,就是革命的生存;革命的憂苦,就是革命的歡笑;革命的流淚,就是革命勝利的呼號。”這就是革命烈士周浩然對于革命的理解。或許很多人對周浩然的認識停留在“打響青島武裝抗日第一槍”、年僅24歲便犧牲的“武將”革命烈士的印象中,其實他還是一位以筆作槍的“紅色”作家,他一生中筆耕不綴,寫下數百萬字的文章。近日,記者來到即墨周浩然文化園進行探訪,通過其六弟周法廉的介紹,了解到周浩然烈士短暫而又壯麗的一生。

  讀書認路,初識新思想

  正值春暖花開,園里綠樹紅花,1939年周浩然就是在這里犧牲。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即墨市劉家莊中心社區西尖莊村北的周浩然文化園,聽周浩然的六弟周法廉向記者介紹周浩然的生前事跡和作品。進入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塊雕刻著周浩然日記、文章和生平事跡的石刻,圍繞著周浩然的雕像擺放在四周。只見周浩然雙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通過石刻和周法廉的介紹,記者逐漸了解了抗日革命烈士周浩然短暫而又壯麗的一生。

  1915年4月21日,在即墨瓦戈莊的一個大戶人家,周浩然呱呱墜地。10歲時,周浩然在家鄉讀完私塾后,被父親接到青島入讀有“青島第一模范小學”之稱的膠澳商埠公立兩級小學高年級。小學畢業后,周浩然進入青島市立中學讀書,在著名作家王統照老師、中共地下黨員胡書成老師的指導下,閱讀《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更多的進步書籍,思想和視野上得到進一步的擴展,走上了新文學的道路。

  那時,他在日記中寫道:“自那時起,我認識了封建社會之一切的罪惡,封建社會之我們的敵人。我們必須鏟除封建,建設新社會,宣傳新思想,領導民眾追求自由、光明,走向新的世界。”而真正促使他走上尋求救國圖強道路的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周浩然的言論和行動,很快被校方和周氏家族知曉,并壓制。

  投筆從戎,武裝抗日

  在1932年到1936年周浩然回到青島旁聽國立山東大學哲學系這段時間里,周浩然先后到北平、上海和南京3地求學。

  1933年春,周浩然加入了青島“左聯”小組,此時的周浩然只有18歲。又發起創辦了青島“左聯”小組領導下的第一個革命文藝團體“汽笛文藝社”,并設計了汽笛刊頭和創刊簡章。周浩然以心影、明、覺民等筆名發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物》《為了這個》《生活》等大量文章。

  1936年,周浩然回到青島,進入國立山東大學哲學系旁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戰的火焰燒到山東,也燃燒了周浩然原來的命運軌跡。山東大學因戰爭南遷,周浩然毅然放棄學業,投筆從戎,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回到家鄉即墨宣傳抗日,并領導成立了即墨縣抗日義勇軍,武裝抗日。

  1938年3月的一天,周浩然得到日軍將要下鄉掃蕩的重要情報,他決定在位于靈山鎮集旺疃村北、煙青路東側的三官廟設伏打擊日軍。“村民們”在煙青路挖開了一條大溝,并做好偽裝,隨后“村民們”便進入路旁的廟里埋伏起來。下午3點左右,2輛日軍車掃蕩歸來,毫無防備地進入埋伏圈,第一輛車陷入大溝中后,兩輛車都進退不得。這時,周浩然高喊一聲“打”,頓時槍聲大作。突然而至的襲擊,讓日軍措手不及,反應過來時已經死傷大半。

  集旺疃伏擊戰,周浩然帶領義勇軍,用土槍土炮,殲滅日軍30多名,擊毀軍車2輛,而義勇軍卻無一傷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打響了青島武裝抗日的第一槍,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斗志。

  叛徒出賣,血灑西尖

  1939年7月,中共即墨縣委成立,8月,原本在膠東區黨委工作的周浩然被派回即墨任首任縣委組織部長,此時的縣委包括周浩然在內只有5個人。回到即墨后,周浩然主動要求到位于三縣(平度、萊陽、即墨)交界處、形勢險惡的劉家莊一帶展開群眾工作。

  9月的一天夜晚,在即墨縣劉家莊鎮西尖莊村的一處簡陋土坯房里,幾位年輕人正在商議下一步的抗日工作,突然被屋外的響動打斷,手持武器的便衣特務闖進土坯房,朝年輕人開槍。混亂中,這幾個年輕人四散突圍,其中一個年輕人腿部受傷,向西尖莊村后的玉米地跑去,最后因失血過多,寡不敵眾,被追上來的特務殺害。這名年輕人是誰,誰都不知道……

  1968年,吉林省延吉市飲食服務公司在清理階級隊伍時,查到了改名為孫光彩的孫子山。在審問過程中,孫子山還交代出曾于30年前殺害周浩然,并拋尸野外的罪行。自此,年僅24歲周浩然的犧牲之謎在29年后終于被揭開。周浩然是唯一一位也是第一位,出生于青島、成長于青島、犧牲于青島的“左聯”作家,也是青島抗戰初期犧牲的第一位共產黨人。

  遺作被焚,只留數百萬字

  周浩然犧牲后,生前的日記、文章、詩歌等作品被其父親和大妹周淑真冒險保存,共數百萬字。在青島、即墨的烈士名錄中都沒有“周浩然”的名字,而當初即墨縣委的另外4名工作人員,3人已經犧牲,唯一活下來的、當初的縣委書記也被派往南方,無法聯系。就這樣,周浩然成了一位無名烈士。

  1984年,周浩然終于被山東省民政廳正式批準為山東省革命烈士,在犧牲45年之后,成為了有名烈士。被保留下來的遺作也被編輯成書,名為《周浩然烈士文集》,于1995年7月正式出版。

  在他24年的短暫生涯中,寫下了數百萬字的散文、雜文、詩歌、格言、文學評論和日記等文字,記錄了抗戰時期那段歷史的革命精神,給后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是一位能文能武的青島著名抗日文化先驅。 文/圖 記者 高曉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523436

分享到

青島微博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百度貼吧 人人網 QQ好友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