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林) 近日,青島市文廣新局公布了《青島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共評選命名11家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其中即墨市占了7項。
據悉,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青島市文廣新局前期在全市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申報工作,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實地考察、組織專家評審等程序,目前 ,青島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已經確定。
即墨市的七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分別是青島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青島華美集團有限公司、即墨市移風店鎮大歐戈莊村、山東即墨黃酒廠有限公司、山東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青島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占總數的64%,高居青島各區(市)的榜首。
尋訪“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之美
“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有何魅力之處?近日,記者走進青島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和青島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兩處基地進行了實地探訪。
“國華”建起即墨花邊博物館
走進青島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的陳列室,上百種做工精美的即墨花邊產品陳列其中,無論是實用的沙發套、抱枕、茶幾布,還是用來裝飾的盤墊、冰箱布,上面小小的網眼、花樣百出的花鳥蟲魚的網格圖案,做工的精微幾在纖毫之間,人物卷曲的頭發、嬉笑的面部表情都可以在幾厘米見方的面積上用細線清晰地勾勒出來……
“從這里輸出的花邊遠銷中東及歐美幾十個國家。”青島國華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華告訴記者,2012年,“即墨花邊傳統手工技藝”成為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國華”建起了一個小小的花邊“博物館”,里面收集了從民國時期至今的諸多即墨花邊制作工具、圖案樣品、歷史照片及獲得的獎項等。
2013年,為了扶持傳統民俗產業發展,在工信部門的支持下,“國華”成功入駐位于鶴山路的即墨服裝品牌孵化中心,政府免費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并配備了專業的設計團隊 ,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授課,尤其是電子商務的運作。即墨花邊開始進軍電商營銷模式,尋找產業復興的突破口。
博覽園匯集當地“非遺”項目“開大會”
2012年5月,由即墨5家具有傳統文化基礎的民企注冊成立了青島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利用閑置廠房,投資1000多萬元,在即墨經濟開發區煙青一級路211號建設了青島首個非遺博覽園。
“即墨是個歷史古邑,商貿名城,在7000年的發展歷程中,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種類繁多,旅游資源豐富。同時,近年來國家一直在號召弘揚傳統文化,發展旅游產業。”青島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卜曉宇告訴記者,該非遺博覽園占地15畝,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可以提供吃、住、展、研、演、銷等多項服務,要打造成為“文化保護、產業服務、旅游觀光”三位一體的特色旅游產業品牌。
記者了解到,目前田橫祭海節、柳腔、禿尾巴老李傳說、即墨老酒等三十多個國家級、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非遺”項目已經入駐。還有濰坊、膠州、平度、萊西等地區的“非遺”已陸續進駐,成為青島對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個“窗口”。
在 4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大廳里,劃分為歷史展示區、傳承推介區、制作展銷區等。不光展示“非遺項目”,還有非遺傳承人入駐,常年開展傳承活動。放映室里設置了大型環形銀幕,可以為游客播放傳統歷史影像資料。民間文學研究室里,建立了民間文學電子書庫、青島非遺項目電子書,游客可以在這里查閱感興趣的知識。
除了讓游客大飽眼福,“千年商都特色禮品、旅游商品展銷中心”還齊聚了即墨當地的特產。此外,園區內還有多條傳統產品生產線,游客可參與現場制作加工。
日后,園區將免費為非遺項目的展示、傳承、保護提供平臺;錄制、保存、展示國際級項目柳腔戲,填補省內的一項空白;制作傳統歷史影像資料,向社會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等。
記者 孫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35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