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意改革“打頭陣”,大膽創新“當先鋒”
春寒料峭,擋不住干事創業的激情。時值歲首,正是起勢謀劃之時。當時代發展的宏圖與百姓生活的愿景融合交匯,青島再次進入“兩會時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收官戰的成色如何,取決于實干的底色如何。省兩會定下的工作目標、確定的重點任務,就是“軍令狀”“承諾書”。全省上下堅持干字當頭、奮勇爭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努力干出“走在前”的樣子、干出“挑大梁”的擔當。
2月5日,蛇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新春第一會”釋放出鮮明信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
“改革創新”成為山東新一年工作的主旋律。在承前啟后的重要歷史時刻,青島開好市兩會,制定新的“作戰圖”,將充分調動全市上下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在春天里吹響銳意改革、大膽創新的沖鋒號,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
2024,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時間如大浪淘沙,忠實記載著實干者攻堅克難的搏擊。汗水滴入大地,澆灌出不舍晝夜不懈奮斗的累累碩果。
2024年,青島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數據顯示,全市生產總值16719.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增速和全省持平,比全國高了0.7個百分點。
工業仍是青島的最大底氣。2024年,青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4%。35個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為77.1%。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工三大優勢主導行業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服務業依舊很亮眼。2024年,青島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占生產總值比重62.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6.0%。青島服務業與時俱進,持續完善科創、金融、物流等全鏈條服務。
外貿拼出新量級。2024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9076.7億元,占同期山東省進出口總值的26.8%,同比增長3.6%,增速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青島外貿突破9000億元大關,進出口規模居北京之后,保持北方第二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去年以來,青島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謀劃推進“10+1”創新型產業體系、“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發展,將產業“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必須堅持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抓落實,把各項目標任務落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實打實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發展經濟,才能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發展成果,最終也要體現在民生福祉上。
2024年,青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求實效,15件市辦實事順利實現年度目標,大部分項目提前或超額完成,涵蓋就業、居住、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生態環境、文體休閑、公共安全、救困扶弱等,讓民生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以上,扶持創業3萬人,新設城鄉公益性崗位1.65萬個;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30所,推動續建完工40所,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50所;新建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室200間,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到75%;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00個以上,完成650個既有住宅小區電梯、地下車庫公共移動通信網絡深度覆蓋;建設以助餐功能為主的社區(村)養老服務站(點)500處,助餐補貼對象擴大至65周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
2024年底,青島再次入選“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這已是連續5年登榜。城市如何讓人感知到幸福?樓體加了保溫層,供熱時家里更暖了;小區里新開幼兒園,送孩子再不用跑遠了;助老食堂兩葷一素才花12元,老人不用自己忙活就能吃上熱乎飯;推開窗子能見綠,走出家門就是口袋公園……
一項項惠民生舉措落地實施,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享受到更多民生保障,也成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從細微處著眼、關鍵處發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2024年青島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2025,青島打頭陣使命在肩
回望來路,奮斗者的步伐堅實有力;展望前路,實干家的斗志昂揚向上。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青島如何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對青島寄予了厚望,文中有40余次點題青島,從都市圈建設、經略海洋、對外開放等方方面面進行了部署。這對青島而言既是使命擔當,也是發展機遇。
從謀全域的視角出發,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機制”。濟南、青島立足都市圈的發展帶動,也是山東對雙核引擎帶動的期許。創新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機制,甚至可以說貫穿于省政府工作報告的始終。
這個期許,也在2月5日的山東省“新春第一會”上得到了加強。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強調,著重抓好10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之一就有“深化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建立協同聯動“共推”機制、科創資源“共享”機制、產業體系“共建”機制、基礎設施“共聯”機制。專家認為,這是對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更高維度。
海洋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和優勢,也是這座城肩負的國家戰略,工作報告對經略海洋著墨頗多,包括“支持嶗山實驗室實施重大科技任務”“承辦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建成董家口萬邦礦石碼頭、中石化龍口LNG碼頭等項目”“建強濟南、青島、臨沂等綜合交通樞紐”等,劍指青島新一輪的科技強海和產業興海。
“開放”是青島的城市特質之一。2024年青島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打響新名片,2025年青島要“建好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推進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用好我國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機遇,高水平籌辦上合地方經貿合作大會、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等活動”。
置身于開放前沿,青島對外開放的舞臺應該更大。“辦好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儒商大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等,這些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活動,將為青島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釋放更多動能。
2025,改革創新搶抓機遇
干字當頭不是蠻干、瞎干,而是會干、巧干。山東“新春第一會”堅定不移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作為山東發展的龍頭,青島始終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把深化改革創新作為做好青島各項工作的“關鍵一招”。緊跟“新春第一會”腳步,青島召開“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以項目建設帶動全方位擴大內需,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要以項目建設持續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建設和實施一批科技創新平臺項目、關鍵技術攻關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方向,錨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綠色能源等新興產業,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等優勢產業,以及太赫茲、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積極推進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要加大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商貿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力度,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提升“兩業融合”發展水平。
要以項目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特色優勢,謀劃推進一批海洋裝備、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港口航運等海洋經濟特色項目,以及海上旅游、節會賽事、文化娛樂等文化旅游特色項目,把青島在海洋、港口、文旅等方面的特色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發展優勢。
要以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抓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市更新、房地產、濟青都市圈聯動等領域項目建設,著力強功能、補短板、惠民生,提高城市承載力和吸引力。
不難看出,改革、創新、科技、新質生產力……仍是青島摩拳擦掌、搶抓機遇的熱詞。隨著市兩會的召開,新藍圖必將奏響早春里的最強音。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時代大潮激蕩之下,改革和創新對經濟的賦能從未像現在這般強勁澎湃。咬緊牙關、攻堅突破就能贏得歷史主動;猶豫彷徨、徘徊停頓就會錯失時代機遇。攻堅路上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讓我們以真抓實干的擔當、只爭朝夕的勁頭、久久為功的定力、改革創新的氣魄,一年接著一年干、一錘接著一錘敲,奮力譜寫現代化強省建設“青島實踐新篇章”!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高書華)
- 打頭陣當先鋒獻熱血佑生命,青島市啟動第25個公務員獻血日活動
- 熱血先鋒打頭陣!青島醫護人員挽袖獻血,詮釋雙倍擔當
- 練就改革創新硬本領——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 善用科學方法抓改革創新——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主播說 (六)
- 善用科學方法抓改革創新——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 視頻|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善用科學方法抓改革創新
- 跟總書記學方法丨創新是改革最本質的要求
- 爭當改革創新“促進派”“實干家”!山東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引發熱烈反響
- 跟總書記學方法|堅持大膽創新和穩扎穩打相統一
- 看圖學習·冰雪春天丨“中國冰雪運動也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